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仪式及“和平向未来”主题音乐会的相关情况,介绍了演出的经典作品、参演人员,以及现场的精彩表现和观众的感受。
在3月23日的夜晚,上海这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迎来了一场盛大的音乐盛宴。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开幕仪式,以及以“和平向未来”为主题的开幕演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音乐会,在上海交响音乐厅隆重举行。
这场音乐会经过精心策划与筹备,特意选取了三部能够深刻反映民族复兴历程的经典力作。由著名指挥家余隆亲自执棒,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以及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混声合唱团共同参与,他们用专业的演奏和演唱,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的饕餮盛宴。与此同时,表演艺术家濮存昕,歌唱家廖昌永,还有中青年艺术家李秀英、陈剑波、陈家坡、张功浩、李胜男等众多优秀的艺术人才齐聚一堂,在舞台上共同献演。他们用音乐作为载体,奏响了民族复兴的激昂主旋律,凝聚起了文化自信自强的强大精神力量,也充分彰显了“上海之春”这一音乐品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活力与创新精神。
吕其明(中)、叶小纲(右)、廖昌永(左)启动开幕装置
演出在激昂澎湃的《红旗颂》旋律中正式拉开了帷幕。这部经典作品是由吕其明创作而成,自1965年在第六届“上海之春”上首次演出后,便一直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经久不衰。到目前为止,《红旗颂》已经衍生出了包括钢琴独奏版、铜管乐版、合唱版、儿童版甚至考级版等在内的12个版本。今年恰好是该作品问世60周年,因此在这次开幕演出中,特别上演了交响合唱版的《红旗颂》。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混声合唱团组成了近160人的超强合唱阵容,他们以磅礴的气势、饱满的热情,唱响了时代的强音,让现场观众沉浸在那激昂的旋律之中。
濮存昕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
音乐会的下半场,经典的《黄河大合唱》登场。这是一部以黄河为背景,深情讴歌中国人民爱国热情的大型合唱作品,由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词。在本次开幕演出中,特别邀请到了表演艺术家濮存昕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今年正值冼星海诞辰120周年,这部红色经典再次奏响,仿佛穿越了时空,将人们带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激励着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三部作品中都饱含着艺术家们对祖国的一腔深情,这种情感也深深感染了现场的观众,不少观众都眼含热泪。76岁的吴先生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他回忆说,第一次听《红旗颂》的时候,自己还是个血气方刚的少年,当时就被深深感动了。他感慨地说:“没想到现在都七十多岁了,再听《红旗颂》依然激动、澎湃。”郑卫民和太太一同前来聆听《黄河大合唱》,他们夫妻二人都热爱唱歌。郑卫民表示:“《黄河大合唱》有着强烈的情感,每次听都能感受到心灵的震撼。这次演出还有濮存昕的朗诵,那种情感的叠加和渲染听得我们更激动了。”
本文围绕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演出“和平向未来”主题音乐会展开,介绍了音乐会的阵容、选取的经典作品,如《红旗颂》《黄河大合唱》等的演出情况,还讲述了这些经典作品对观众的感染,体现了音乐会在传承文化、凝聚精神力量方面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2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