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上海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展开,介绍了大赛的开幕式情况、赛项设置、意义以及相关专家和学校负责人的观点,还提及了技能展览展示活动和大赛的后续目标。
3月23日,一场以“技能造就美好未来”为主题的职业技能盛会在上海盛大开启。上海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行。此次大赛规模宏大,共设置了101个比赛项目,采用“主赛区 + 分赛区”“技能比赛 + 展示互动”的办赛机制,吸引了近千名选手齐聚一堂,展开激烈的技能比拼。
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堪称上海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项目最多的综合性职业技能竞赛。它就像一座技能的高峰,吸引着众多技能人才奋勇攀登。
本届大赛由上海市人社局和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主办。在其设置的101个比赛项目中,涵盖了多种类型。其中,世赛选拔项目有59个,这些项目精准体现了全球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变革中的技能发展布局,仿佛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未来技能发展的方向。国赛精选项目有40个,主要包含从业人员规模大、技能通用性强、竞赛组织成熟的代表性项目,它们在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如同大厦的基石,稳固而重要。上海特色项目有2个,上海城市推荐官项目立足于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战略定位,着重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职业指导师项目着眼于就业优先战略的实施,致力于打造职业发展指导专业工作队伍。
3月23日,上海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现场热闹非凡。图为比赛现场,选手们全神贯注,展示着自己的精湛技艺。 上海市人社局供图
这些赛项的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聚焦上海“3 + 6”重点产业领域、上海市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工种)。它们紧密结合上海重大战略部署、重要产业发展,紧跟新技能发展趋势,全面服务于上海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的需要,就像一颗颗精准的棋子,为上海的产业发展落子布局。
第47届世赛工业4.0赛项中国专家组长袁海嵘,同时也是此次大赛该项目的全国专家组长。他指出,当前,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颠覆性技术正在实现群体性突破,科技创新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智能制造正在不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迭代,企业用人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现在急需的是那些兼具扎实理论基础和熟练专业技能的学生,他们就像一把双刃剑,能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袁海嵘看来,年轻人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意义非凡。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提高自身水平,提升技能,还对国内智能制造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他认为“这才是(举办大赛和选手参赛的)根本目的”,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技能人才成长和产业发展的土壤。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此次派出选手参加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的比拼。该校作为该项目技术支持单位负责人,校长葛睿表示,当前机器人订单呈现爆发式增长,量产按下了“加速键”,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随着移动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在与机器人“竞争”岗位时,就需要比机器人更聪明,掌握更多技能。葛睿认为,年轻人参与技能大赛,不仅能提升自身综合水平,还能帮助他们提高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能力,就像在年轻人的成长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
图为比赛现场,选手们各显神通,展示着自己在不同领域的技能。 上海市人社局供图
据了解,3月23日至24日,技能展览展示活动也在青浦主赛区同步举行。在9个展示区域里,展示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航天器铰链机构装调、虚拟焊接培训等先进制造技术展示,仿佛带领观众走进了科技的前沿阵地;也有人型机器人、仿生机器狗等人工智能技术展示,让观众感受到科技的神奇魅力;还有糖艺/西点、烘焙、烹饪(西餐)等生活服务类世赛项目技能展示,让观众领略到生活中的技艺之美。这些展示活动让更多观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朋友能够亲身体验技能、深入了解技能。
本次大赛意义深远,它将为今年9月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选拔参赛选手,也为明年上海举办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积累经验、打好基础,就像一场接力赛,为技能人才的成长和技能赛事的发展传递着希望和力量。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幕式、赛项设置、比赛意义等内容。赛项设置紧扣上海产业需求,多位专业人士强调了大赛对年轻人技能提升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技能展览展示活动丰富了大赛内容,且本次大赛还肩负着为全国赛选拔选手和为世赛积累经验的使命。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2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