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腾讯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深入剖析了腾讯在全面拥抱AI背景下的业务发展情况,包括AI投入带来的业务创新、游戏业务的全球化进展以及长青游戏的持续表现,展现了腾讯在新科技浪潮中的稳健增长态势。
在科技飞速发展、AI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全面拥抱AI的腾讯,向市场交出了第一份答卷。
2025年3月19日,腾讯公布了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腾讯营业收入为1724.46亿元,同比增长11%,重新回到了两位数增长的轨道;经营利润(Non - IFRS)为594.8亿元,同比增长21%,并且连续九个季度超越营收增速。这样的成绩,无疑彰显了腾讯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强大盈利能力和增长韧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大幅增长的资本开支。2024年同期资本开支为365.8亿元,同比增长386%;全年资本开支更是达到767.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占总营收比例为11.6%。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近80%的资金投向了AI服务器和算力中心。这充分表明,腾讯在AI领域的投入决心和战略布局。即便在AI进入重投入期的情况下,腾讯依然实现了稳健增长。
实际上,对于腾讯而言,AI所肩负的使命不仅仅是孵化下一个超级流量入口,更重要的是驱动其长青业务和新芽业务的创新与倍增。可以说,AI正在成为腾讯在未来竞争中的新底牌。
01 AI重投入等来“开大”时机
“好饭不怕晚”,一直是腾讯秉持的核心理念。一位互联网观察人士向锌刻度透露:“新物种在诞生之初往往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只有持之以恒地摸索,才能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最终找到具有杀手级的应用。这中间必然存在一个时间差,就像互联网进入中国5年之后才出现了QQ,iPhone发布4年之后才诞生了微信。”AI的发展也是如此。
早在2016年,腾讯就成立了AI Lab,成为中国AI赛道的早期参与者;2023年又发布了自研的混元大模型,积极布局智能未来。然而,腾讯并没有盲目地大规模投入,而是留有余力,不断探寻AI的最佳发力点。
经过深入思考和实践,腾讯理顺了大模型与应用的关系:大模型的最终归宿是应用,但应用的迭代并非仅仅是为了反馈大模型,让大模型变得更强大,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切实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想通了“打造好用的AI”这一关键要点后,AI上升为腾讯的核心战略。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数月前,我们重组了AI团队,以聚焦于快速的产品创新及深度的模型研发;增加了AI相关的资本开支;并加大了我们对原生AI产品的研发和营销力度。”简单来说,腾讯正在不断加码AI基建与研发投入。
自2018年至今,腾讯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达3403亿元,仅2024年就高达706.9亿元,占总投入的比例超过五分之一。在持续的研发加码之下,腾讯混元大模型实现了快速迭代,为后续推出自研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和快思考模型混元Turbo S铺平了道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腾讯终于等来了“开大”的时机。腾讯率先出手拥抱DeepSeek,采用“自研 + 开源”的打法赋能全域业务,带动内部业务创新,成功为用户提供了最佳的AI体验。
例如,腾讯元宝上线“混元 + DeepSeek - R1”双模型之后,2025年2月至3月日活激增超20倍,一举成为中国DAU排名第三的AI原生移动应用,成为市场上最受瞩目的“黑马”。再如,2024年第四季度,得益于AI技术的深度应用,企业微信收入翻倍,腾讯会议收入同比增长超40%,共同推动了腾讯企业服务收入的增长和毛利率的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AI战略与新芽业务产生了共振效应。随着AI在搜索、输入法、内容生成等场景中的落地速度不断加快,用户、创作者与商家三方都从中受益,有力地促进了视频号、微信小店、微信搜一搜等新芽业务的茁壮成长,全面焕新了微信生态。从财报数据中就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截至2024年末,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增至13.85亿;视频号全年总用户时长快速增长,第四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60%。
02 游戏全球化越走越顺
腾讯吹响AI“冲锋号”的背后,离不开游戏业务的鼎力支持。2024年,游戏业务营业收入为1977亿元,同比增长9.9%,超出了市场预期,为腾讯的AI战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其中,国际市场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财报显示,国际市场2024年营业收入为580亿元,同比增长9%,在腾讯游戏板块中保持着三成左右的稳定占比。而Games Industry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游戏市场的总收入约为1843亿美元,同比仅增长了0.2%。这意味着腾讯游戏在海内海外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现了“两开花”。
具体来看,《PUBG MOBILE》《Brawl Stars》等游戏在海外市场表现出色。《Brawl Stars》更是首次跻身“十亿美元俱乐部”。《2025年移动游戏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一共有4款游戏首次进入10亿美元收入俱乐部,其中有两款腾讯游戏入围,分别是《地下城与勇士:起源》以及《Brawl Stars》。
实际上,《Brawl Stars》只是腾讯旗下supercell大放异彩的一个缩影。以创新与精品著称的supercell,2024年人气急剧上升,全球月活跃用户数突破3亿,业绩也刷新了历史新高。Supercell 2024年营业收入为28亿欧元,同比增长77%;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8.76亿欧元,同比增长78%;首次实现所有游戏营业收入正增长。其中,2024年5月上线的《Squad Busters》,仅耗时7个月营业收入便突破了1亿美元。Supercell CEO埃卡·潘纳宁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擅长打造新游戏团队的公司,同时也成为这些团队开发游戏的最佳平台。”
除了supercell,腾讯旗下的Grinding Gear Games也表现出色。Grinding Gear Games打磨多年的《流放之路2》,抢先体验版发售当日即登顶Steam全球畅销榜,上线仅两周便斩获Steam平台2024年度新品铂金级、最热玩游戏铂金级以及最畅销黄金级游戏等多项荣誉。
由此可见,腾讯游戏的全球化道路越走越顺。这主要是因为腾讯游戏的海外布局并不追求短期的财务回报,而是着眼于长期的战略利益,其核心诉求是孵化、发掘、寻找下一个长青游戏。在这样的战略指导下,腾讯游戏逐渐进入收获期,国际市场占比呈现出节节走高的趋势。2024年第四季度,国际市场营业收入为160亿元,同比增长15%,刷新了季度收入高点,接近本土市场收入的一半。对此,马化腾之前给予了高度肯定:“近一年国内和国际业务都发展起来了,海外投资的工作室做得比较好,出海已占游戏业务的较大比例。”可以说,战略耐心为腾讯带来了可持续的产出。
03 长青游戏依然是独一档
需要注意的是,游戏是AI落地的天然场景,能够有效打开游戏体验的边界。因此,腾讯将大模型能力整合至长青游戏中,重塑了游戏的产品力。
以腾讯旗下第一款、行业第一批接入DeepSeek的《和平精英》为例,数字代言人吉莉受到了玩家的广泛好评,成为了游戏中的“团宠”。玩家们对吉莉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需求,有的要求吉莉评估对抗的水平、有的要求吉莉协助许愿抽奖、有的要求吉莉推荐设置一套最稳定的灵敏度……这充分说明,在游戏与AI深度融合的情况下,长青游戏的玩法更加多样化,能够满足玩家千人千面的需求,进而持续增加游戏的新鲜感和用户黏性。通过AI赋能,长青游戏变得更加长青。
马化腾表示:“我们相信这些加大的投资,会通过提升广告业务的效率及游戏的生命周期而带来持续的回报,并随着我们个人AI应用的加速普及和更多企业采用我们的AI服务,创造更长远的价值。”
除此之外,腾讯的长青游戏矩阵也在不断扩容。财报显示,符合长青游戏标准的游戏从12款增加至14款,越来越多的游戏经受住了时间与市场的双重检验。其中,《金铲铲之战》的发展历程颇为典型。2021年上线的《金铲铲之战》,通过持续的玩法创新,为游戏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感”,成功实现了破圈,吸引了大批此前对自走棋并不感兴趣的玩家。Sensor Tower的统计显示,已发布四年的《金铲铲之战》2024年第四季度流水同比增长30%,连续八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
更为关键的是,《王者荣耀》的江湖地位依然坚如磐石。2025年1月23日,海外MOBA游戏大作《决胜巅峰》正式进入国内市场,被外界视为《王者荣耀》的最大挑战者。然而,如今这个猜想已被证伪。Appmagic的数据显示,2025年2月《王者荣耀》以2.03亿美元的收入高居全球热门手游榜首,同比增长68.33%,并连续两个月流水大幅领先于次席产品。
由此可见,《王者荣耀》在市场上没有对手,长青游戏依然处于独一档的地位。高盛预计2025年腾讯游戏在2024年的高基数之下继续保持10%的增速,“腾讯的微信生态系统和全球游戏资产,以及多重变现手段,将使其能够在宏观经济周期中实现收益的复合增长”。
从这个角度来看,随着腾讯的AI战略加速落地,重投入的态势将持续下去。未来,腾讯有望全面焕新基本盘,助力“新芽业务”聚合成势,从而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正如马化腾所言,“目前AI生态还在早期,各行各业都会受益于AI普及,相信每个行业都会拥抱这个机会。”
本文通过对腾讯2024年财报的分析,展现了腾讯在全面拥抱AI过程中的多方面发展。在AI领域,腾讯重投入后迎来业务创新成果,与新芽业务协同发展;游戏业务上,全球化进展顺利,长青游戏表现卓越。腾讯凭借战略耐心和持续投入,在科技浪潮中稳健前行,未来有望借助AI战略进一步焕新业务,实现更大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1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