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内金——被忽视的健脾消食“圣药”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药材鸡内金,包括其来源、功效、历史记载、质地特点,还推荐了多种鸡内金食疗方,并给出使用注意事项,让读者全面了解鸡内金的药用价值和食用方法。

在中医药的宝库中,有一味名为鸡内金的中药材。它究竟是什么呢?其实,鸡内金是雉科动物鸡的干燥砂囊内膜。其味道甘甜,性质温和,在人体经络中,它归于脾、胃、小肠、膀胱等经络。这小小的鸡内金,却有着不容小觑的功效,它具有健胃消食、固精止遗、通淋化石的作用。无论是消化不良、呕吐腹泻,还是小儿营养不良、尿床、梦遗等症状,亦或是结石引起的疼痛以及胆囊和肋部的疼痛,它都能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为传统中药材,鸡内金在明代以前的药典里并未有详细的记载。它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中,不过当时被称作“肶胵裡黄皮”,而且书中并没有说明它的功效。到了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为鸡项下添加了“膍胵里黄皮”这一名称,还解释道:“膍胵指的是鸡的砂囊。现代人避讳直接称呼,而称砂囊内膜为鸡内金。”从那以后,鸡内金这一称呼便被人们普遍使用开来。

鸡内金——被忽视的健脾消食“圣药”

著名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到,鸡内金是“健补脾胃的良药,脾胃强健则能更好地运化药物以消除积滞”。这句话包含了两层重要的意思。其一,鸡内金是常用的消食药物,历代医家经常用它来治疗小儿营养不良。它的消食效果十分显著,比焦三仙还要有效,能够消除顽固的食积。其二,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鸡内金能有效地提升食欲。

鸡内金全年都可以采集,不过在春季前后产量尤其多。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和饲料条件存在差异,鸡内金的质地也会稍有不同。我国北方各省产出的鸡内金,通常质地厚实且重;而江西产的鸡内金质地则较薄且轻。老的鸡内金呈现出微黑色。优质的鸡内金以个大、颜色黄、完整无损、干净为最佳。

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鸡内金的食疗方:

(一)鸡内金山药粥

原料:鸡内金6克、山药5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把鸡内金烘干,然后研磨成末。将粳米和山药一起煮粥,等粥煮熟后,加入鸡内金末,稍微煮沸一下就可以了。

功效:补脾健胃,消食止泻。

(二)鸡内金蒸鸡蛋

原料:鸡内金粉2克,鸡蛋3枚,盐、葱花少许。

做法:在碗中打入3枚鸡蛋,将鸡蛋均匀打散,接着加入鸡内金粉、适量的盐和水,把它们充分混合均匀,然后撇去上面的浮沫。盖上保鲜膜,上锅蒸大约10分钟,最后撒上葱花点缀,就可以食用了。

功效:消食健胃。

(三)益脾饼

原料:红枣250克、鸡内金15克、白术10克、干姜10克、面粉500克。

做法:首先,将白术、干姜、红枣一同煎煮,等红枣煮熟后去核并压成泥状,留下药汁。其次,把鸡内金研磨成细粉。最后,将鸡内金粉、枣泥、面粉和药汁混合在一起,揉成面团制作成饼,烙熟之后就可以吃了。

功效:健脾和胃。

使用注意事项: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鸡内金里面含有微量的蛋白酶、淀粉酶等成分。所以,它不宜与富含鞣酸的食物一同食用,像咖啡、茶、柿子、苹果等,否则会减弱其疗效。另外,鸡内金消食化积的能力很强,因此脾虚无积滞的人不宜多吃。而且,鸡内金有消瘀积的作用,所以孕妇要谨慎使用。大家在使用时,请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本文围绕鸡内金展开,介绍了其来源、功效、历史记载、质地特点、食疗方及使用注意事项,让我们了解到鸡内金作为传统中药材,在健胃消食等方面有良好功效,但使用时也需注意相关禁忌,以发挥其最大的药用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1381.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