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面包增长遇阻,能否突出重围? 桃李面包:卫生问题频发,增长之路在何方?

本文聚焦桃李面包,深入分析其在研发投入、市场竞争、渠道建设以及产品质量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探讨其未来重回增长轨道需解决的诸多难题。

桃李面包增长遇阻,能否突出重围? 桃李面包:卫生问题频发,增长之路在何方?

桃李面包经销商数量 图源:公司年报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烘焙市场中,桃李面包正面临着诸多挑战。除了各大区域营收方面的压力,在同行们纷纷“卷创新”“卷渠道”的大环境下,桃李面包要想保持优势,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从公司年报的数据来看,2024年桃李面包的研发费用为2296.84万元,与上一年相比减少了31.84%,而且研发投入总额仅仅占营业收入的0.38%。如此低的研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桃李面包在创新方面可能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

不过,桃李面包在年报中也表达了积极的发展意愿。公司表示,未来将会深入研究当下国内外市场的消费趋势,积极迎合以90后及00后为主体的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研发和创新计划,确保公司在国内市场能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此外,为了全面覆盖各种渠道的合作机会,桃李面包增加了产品订制业务,并期望这一业务在未来能够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

桃李面包还进一步明确了研发工作的方向,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针对传统零售渠道进行产品开发;二是开展不同渠道的订制产品匹配与开发,比如电商、冷链食品、快餐、茶饮等领域;三是推进食品关联行业的产品共创,例如与国内头部零售渠道、乳及乳制品等进行共创与联名。

曾经,桃李面包在短保面包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据欧睿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桃李面包短保面包销量位居全国第一位。然而,随着达利食品、盼盼食品、曼可顿、嘉顿等众多品牌纷纷推出短保产品,短保面包赛道变得越来越拥挤,原本属于桃李面包的短保市场份额也逐渐被其他烘焙品牌蚕食。

桃李面包增长遇阻,能否突出重围? 桃李面包:卫生问题频发,增长之路在何方?

图源:桃李面包官网

桃李面包在年报中指出,“当前政策法规下,短保面包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在强监管的背景下,这对短保面包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行业“马太效应”的影响下,短保面包企业的经营压力持续加大,需要不断尝试转型发展的突破之路。这些挑战也在倒逼短保面包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自己的地位。

在渠道端,截至2024年12月31日,桃李面包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30万多个零售终端。然而,随着新兴渠道对传统商超渠道的冲击,桃李面包原本构建的渠道壁垒正在被逐步瓦解。如今,像大润发、胖东来、盒马、山姆等商超都有自营的烘焙食品,而且这些现烤现卖的烘焙产品对桃李面包的短保面包市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挤压。

面对渠道方面的困境,桃李面包表示,公司将在已有的渠道基础上,加大对成熟市场的投入力度。同时,通过开发新的区域市场,实现全国性布局的全面覆盖。利用大数据驱动渠道匹配,强化终端网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并且通过数字化平台优化物流配送及管理流程,打造更加高效的“新鲜送达”体系。

此外,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桃李面包的投诉多达550条,其中大多是关于食品卫生问题的投诉,例如“有黑色粘稠异物”“吃出头发”“巧乐角面包变质”等情况。这些食品卫生问题严重影响了桃李面包的品牌形象。

综上所述,桃李面包若想重回增长轨道,还需要解决研发投入不足、市场竞争激烈、渠道壁垒瓦解以及食品卫生等诸多问题。

本文围绕桃李面包展开多维度分析,其研发投入减少、短保面包市场竞争加剧、渠道优势渐失以及食品卫生问题频发等现状,揭示出桃李面包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重重挑战。若要重回增长,需在研发创新、渠道拓展和质量把控等方面做出积极有效的改变。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1167.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