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蚌埠万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砌体结构施工中的做法,包括基于施工规范的样板引路策略,以及详细的砌筑施工工艺流程和管控要点,如施工准备、墙体砌筑、柱梁浇筑等环节。
在建筑结构工程里,砌体结构是极为关键且不可或缺的子分部工程。其砌筑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最终呈现的观感效果。蚌埠万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施工规范,采用排砖先行、样板引路的方式,坚决执行标准化样板施工工艺,成功达成了质量创优的目标。
砌筑施工工艺流程及管控要点
在本工程进行大面积砌筑施工之前,项目部首先在首层施工样板件。只有当“首件验收”顺利通过,各项指标都符合技术标准要求之后,才会启动全面施工。这种做法真正发挥了“样板引路”的重要作用,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参照标准。
以下为您介绍具体的施工流程:
一、施工准备
在砌筑施工开始前,需要对图纸进行深化处理,并绘制排砖图。从梁底或板底向下进行整砖排版,要明确砌块尺寸、错缝宽度、灰缝大小、顶部预留高度及塞缝方式、构造柱、过梁及压顶等细部的具体要求。排砖图审核批准后,要张贴在相应墙体附近的墙柱上,方便施工人员在施工前按照图纸进行上料和砌筑操作。
准备好页岩空心砖,并对其进行浇水湿润处理。同时,凿除基层浮浆,如果采用现浇混凝土反坎的基层,还需要进行凿毛处理。清理墙基地面的浮灰及垃圾,并冲洗干净。
弹出墙身、门洞及构造柱定位线。根据排砖图纸,通过立皮树杆在墙柱上弹出灰缝线及门窗洞口标高线,确定拉结筋位置,拉结筋间距沿墙高不超过500㎜。
这一系列操作确保了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准确无误,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墙体砌筑
设置构造柱钢筋及墙体拉结筋,要确保植筋深度及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砌体与柱或剪力墙间的拉结筋,过梁、圈梁、现浇板带钢筋与结构连接及构造柱立筋与上下层连接采用植筋方法,需使用合格的结构胶。钻孔植入深度不小于12d,植筋前要进行吹孔清孔,以保证界面粘结力。植筋必须经过拉拔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施工。
在墙体底部砌筑三匹实心砖。在砌筑过程中,要随时挂垂直线与水平线。砌块应错缝搭接、竖向成线,搭砌长度不小于砌块长度的1/3;灰缝应横平竖直,宽度均匀一致为15㎜,可采用直径15㎜短钢管进行定尺控制;砌筑同时要及时进行勾缝处理,可采用直径20㎜弯管进行勾缝。
构造柱部位要砌成先退后进的马牙槎,门窗洞口两侧采用实心砖镶嵌,凹凸深度均不小于砌块长度的1/3;宽度超过300㎜的洞口上部,要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压顶,两端深入墙体不小于250㎜。
在砌筑过程中,还需要随时检查墙面垂平度,确保墙体质量符合要求。
三、柱梁浇筑
在构造柱及过梁混凝土支模前,要沿砌块墙体边缘粘贴双面胶,确保模板严密不漏浆。支模采用定型化夹具,加固后要进行严密性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浇筑。
构造柱模板一侧顶部外开簸箕口作为浇筑口,宜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可适当增大坍落度,宜采用专用振捣棒振捣密实,拆模后要定时养护,到达一定强度后凿平浇筑口。顶部200㎜左右间隙待14天后方可施工。
施工完成后,要做到工完场清,保持良好的施工效果。
本文详细阐述了蚌埠万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砌体结构施工中的规范操作和流程。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如深化图纸、材料准备等,到墙体砌筑的各个细节,再到柱梁浇筑的关键要点,都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介绍。公司通过样板引路、严格执行标准化施工工艺,确保了施工质量,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观感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