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打呼噜这一常见现象展开,详细介绍了打呼噜可能引发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阐述了其对孩子和成人的不同危害,分析了导致孩子打呼噜的原因,并给出了应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多种措施,提醒人们重视睡眠呼吸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这样一个认知误区,觉得睡觉打呼噜是睡得香的表现。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2025年3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提出了“健康睡眠,优先之选”的倡议。让我们借着这个契机,一起来深入了解打呼噜对睡眠的影响。
你以为的“睡得香”,可能是身体在求救
每晚那“呼——哈——呼——”的鼾声,或许并非熟睡的象征,而是呼吸系统发出的警报信号!当鼾声突然中断10秒以上,就如同被按了暂停键一样,这其实是典型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表现。
对于孩子来说,打呼噜可能会带来以下诸多不良影响:
-
长期张嘴呼吸:正常情况下,孩子应该用鼻子进行呼吸。倘若长期张嘴呼吸,不仅会对面部的正常发育产生影响,还可能致使口腔干燥,进而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
反复鼻塞流涕:鼻腔堵塞会引发打呼噜,而打呼噜又会进一步加重鼻腔堵塞,形成恶性循环。反复出现鼻塞流涕的症状,可能是多种疾病的外在表现,需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
学习成绩下滑:睡眠呼吸暂停会使孩子的大脑处于缺氧状态,进而影响孩子的记忆力和注意力,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
身高增长缓慢: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时分泌较为旺盛,而睡眠呼吸暂停会对生长激素的分泌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孩子身高增长缓慢。
-
出现“腺样体面容”:长期张口呼吸会使面部骨骼发育出现异常,表现出门牙突出、下巴后缩、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等腺样体面容特征,严重影响孩子的颜值。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打呼噜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扁桃体和腺样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时期相对比较发达。当它们因为反复感染等原因出现肥大时,就会堵住鼻腔后鼻孔,从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呼吸。
-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会使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进而堵住鼻腔,导致孩子在睡眠时呼吸不畅,出现打呼噜的情况。
-
肥胖:肥胖的孩子颈部和咽部的脂肪较多,会挤压咽喉要道,增加气道阻力,从而引发打呼噜。
打呼噜的危害可不小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而且不同年龄段受到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1. 对成人
-
高血压/糖尿病风险上升3倍:睡眠呼吸暂停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长期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
心梗风险上升5倍:夜间睡眠时,心脏需要保持一定的节律和供血。呼吸暂停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缺血的风险增加,从而导致心梗的发生几率大幅上升。
-
交通事故率上升7倍:白天嗜睡、乏力会严重影响人的反应能力和注意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驾驶时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
其他危害:除了上述危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还会影响性生活质量,导致性功能障碍;引起代谢紊乱,出现血糖、血脂异常,增加患高血脂的风险;长期患病还可能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间接影响生活状态。
拯救计划即刻启动
面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个“夜间隐形杀手”,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
1. 夜间自救指南
-
侧卧睡姿:仰卧时,舌根容易后坠,堵塞气道。侧卧可以给喉咙“腾空间”,减少气道堵塞的风险。大家可以在睡觉时背后垫一个小枕头,帮助保持侧卧姿势。
-
枕头垫高:适当垫高枕头,利用重力辅助打开气道,缓解打鼾症状。但要注意枕头的高度要适中,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会引起颈部不适。
-
控制体重:肥胖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减重10%,症状就能缓解50%。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对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症状非常有帮助。
2. 专业医疗设备
多导睡眠监测被称为夜间呼吸的 “全维度 CT”。多导睡眠监测仪就像夜间的“哨兵”,可以记录睡眠过程中的呼吸数据,如呼吸频率、暂停时间、血氧饱和度等。医生通过这些数据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 专家划重点:从监测到治疗,大致有几种
-
手术治疗:包括腭咽成形术(UPPP)、鼻腔扩容术、切除肥大扁桃体、腺样体等上气道单个或多个层面手术。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呼吸机):夜间佩戴 “空气支架” 打开气道。
-
佩戴口腔矫治器扩大气道
4. 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
-
每小时呼吸暂停≥5次;
-
血氧饱和度<90%;
-
白天开车等红灯都能睡着;
-
孩子鼾声持续1个月以上。
睡眠是我们恢复精力、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过程。希望大家都能重视睡眠呼吸问题,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必要时及时就医,拥有健康的睡眠,享受美好的生活!让每一夜呼吸都自由。
本文详细介绍了打呼噜可能引发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分析了其对孩子和成人的危害及孩子打呼噜的原因,还给出了应对措施,提醒人们要重视睡眠呼吸问题,及时采取行动保障睡眠健康。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0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