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工程进入收尾验收阶段,将于今年内开通。详细阐述了该线路的基本情况、装修主题,重点突出了装配式车站和智能建造的创新应用及优势,最后说明工程目前进度及开通意义。
记者了解到,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已正式步入工程收尾验收环节,预计在今年就能与广大乘客见面。这一线路的装配式车站以及智能建造等创新举措,吸引了各界的目光。
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是东部组团内部交通走廊的重要轨道干线。它从16号线一期工程的起点大运站出发,沿着龙岗大道、长江埔路、大福路、公园路、沙荷路、惠盐中路一路延伸,最终抵达西坑站。线路全长大概9.46公里,一共设有8座车站,其中有2座是换乘站,并且全线都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此外,还新建了1座西坑停车场。
据深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16号线二期的装修主题延续了“阳光 + 家”的理念,采用了“一站一景”的设计思路。比如安良站,运用了弧线、叠级等元素,再搭配上温暖的色彩,营造出深圳人对家的归属感;金源站和吉溪站提取了“围屋”“半月池”等元素,凸显了“新居”的客家文化特色;大康站则以科技之城为设计主题,提炼了园山科技元素,融入了阿波罗高新产业园的理念,仿佛寓意着列车开往太空未来机甲之城。
在装配式车站方面,16号线二期全线有3座装配式车站,其中大康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装配式车站。深铁集团和施工单位首次创新使用“内支撑+大分块+全装配式”的安装方式,把595块预制构件拼接成车站,整体装配率高达79.5%。这一技术不仅节省了大约800吨钢材,还减少了90%的建筑垃圾,非常环保。
同时,安良站应用了“全BIM深化设计、工业化生产、物联网配送、模块化装配式施工”的模块建造体系。机电管线以及墙、顶面的装配率超过了90%。在冷水机房安装阶段,BIM技术精准地建立了整体模型,通过可视化动画交底,仅仅8名工人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传统工艺需要4个工种、10多名工人2个月才能完成的作业量。这种像“搭积木”一样的安装方式,让地铁建造变得更加高效、绿色和安全。
更令人瞩目的是,深铁集团积极探索智能机器人的应用,首次在城市轨道建设领域引入智能机器人铺贴石材。据悉,该机器人能够自主完成砂浆刮平、位置定位、石材铺贴、数据检查等一系列工作,安装误差小于1毫米,还能实现长时间连续作业。仅单日作业面积这一项,就能达到人工班组作业的2 - 3倍,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目前,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工程全线车站的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基本完成,站后装饰装修、常规机电、系统设备安装等工程总体进度达到了93%,各站点已全面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按照计划,该线路将在今年内开通,它将串联起龙岗中心城与园山片区,助力东部中心“内聚外联”,推动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
本文介绍了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工程收尾验收情况及即将开通的消息。详细说明了线路的基本信息、装修特色,着重强调了装配式车站和智能建造的创新应用及其优势,最后指出工程进度和开通意义,展现了深圳地铁建设在科技和环保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0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