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研发: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本文围绕中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展开,通过大连理工大学发布的《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4版》及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分析了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趋势、行业特征,介绍了不同类型企业(境内外上市企业、国企、民企等)的投入情况,以及各行业(造车新势力、可选消费、医疗保健等)的表现,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作为三大创新主体之一,在科技活动中的地位愈发举足轻重。那么,中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呈现怎样的趋势?在不同行业又有着怎样的特征呢?

大连理工大学最新发布的《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4版》(以下简称“报告”)给出了相关答案。在研发经费的执行主体方面,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承担了主要任务。从1995年到2022年,企业执行研发经费的比例发生了显著变化。1995年,企业执行研发经费比例为40.64%,到2020年增长至76.55%,2022年进一步提升至77.57%。报告系列撰写者、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孙玉涛指出:“总体而言,我国研发经费的执行结构已从‘企业与科研机构双主体’逐步演变为‘企业主导’,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在研发创新体系中的位置相对下降。”

孙玉涛教授还认为,从今年的报告来看,私人部门正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但目前“规模扩张”与“效率提升”之间仍有待进一步平衡。

企业投入占比超七成

报告显示,在2022年全球研发经费前2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表现亮眼。华为以209.25亿欧元的研发支出位居第五,其24.27%的研发强度甚至远超谷歌、微软和苹果。2022年,华为的研发经费为1481.53亿元,相较于2018年的994.00亿元增长了49.05%,占中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总额的比重达到6.2%。

腾讯也以82.4亿欧元的研发经费投入上榜全球20强,排名从2018年的33名跃升至19名,研发强度为11.07%,在互联网多个领域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此外,阿里巴巴(排名22)、中国建筑集团(排名30)等中国企业的排名也较为靠前。

尽管全球研发经费20强榜单中美国企业居多,但华为与腾讯的出色表现凸显了中国企业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崛起。对研发的高度重视,正助力中国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未来有望在科技领域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这一结论与去年10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相符。公报显示,2023年,各类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25922.2亿元,比上年增长8.6%;企业占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比重为77.7%。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统计师张启龙在解读该公报时表示:“从国际比较看,我国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全社会比重水平接近美国(79.0%)和日本(79.4%),高于德国(67.4%)、法国(65.8%)等欧洲国家,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企业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4%。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保持稳定增长,总量超过3.6万亿元。张启龙解读称:“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境内上市企业经费投入大涨

报告表明,境内上市企业在企业研发活动中占据优势地位。2022年,有5010家企业有研发经费支出,数量相比2018年大幅增长,涨幅高达37.56%。从2018年到2020年,境内上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由7672.95亿元增长至16728.53亿元,占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比重也由50.37%上升至70.06%。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研发经费的投入方面,内部支出为外部支出的13.8倍。这意味着规上企业的研发经费主要流向了内部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领域。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行业为例,其内部研发经费支出达4099.93亿元,而外部支出则为514.08亿元。

报告指出,内资企业是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主力军。从2018年至2022年,内资企业的研发经费规模从10272.05亿元增长至15689.57亿元,其占比也由79.29%攀升至81.03%。在内资企业阵营中,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尤为活跃,成为企业研发活动的核心力量,其占比达98.03%。

中国企业研发: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造车新势力表现突出

孙玉涛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方面,总体变化和往年相差不大。但今年有一个明显特点,即造车新势力在境外资本市场表现抢眼,研发强度超10%,成为技术突围的“风向标”。

相比于2018年,虽然2022年中国境外上市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但开展研发创新活动的企业反而更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明显上涨。报告显示,2018年境外上市企业有385家,其中36.1%的企业开展了研发活动,研发经费投入为1520.46亿元;2022年,境外上市企业数量为357家,但具有研发经费投入企业的比例提高至43.42%,研发经费投入也提升至2311.97亿元。

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在研发经费上投入规模巨大。此外,可选消费行业表现也十分抢眼,境外上市企业数量达91家,平均研发支出为14.49亿元。医疗保健行业的研发强度最高,达到85.37%。不过,报告也提示,由于10家医疗保健企业在2022年没有实现营收,导致统计出的研发强度数据偏高。整体来看,中国境外上市企业在研发经费上的投入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不同行业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

中国企业研发: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民企研发经费增长快

报告显示,2022年,在5454家境内上市企业中,91.88%的企业具有研发经费投入。尽管与2020年相比有所下降,国有企业研发投入仍占据重要位置,总额为8255.93亿元,占比49.35%。其中,中央企业的研发经费为5254.52亿元,占比31.41%,显示出其在技术创新上的持续投入。地方国有企业研发经费达到3001.41亿元,占比17.94%。

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研发经费大幅增长,达6407.06亿元,占比38.3%。其在研发投入上的积极表现,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2022年,比亚迪超越美团,成为唯一上榜前十的民营企业,2022年研发经费投入202.23亿元,排名境内上市企业第十。

从行业分布来看,工业与信息技术两大行业的研发经费支出规模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占比超过一半。其中,工业行业以29.54%的占比领先,信息技术行业紧随其后,占比达到25.63%。电信服务行业虽然上市企业数量较少,但研发总投入大,平均研发支出高达58.05亿元,位居各行业之首。

报告认为,中国私人部门的研发投入正从“量变”迈向“质变”。尽管中国企业研发经费规模庞大,在诸多高技术领域占领制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与隐忧:规模并不等同于实力,研发经费怎么用比用了多少更为重要。报告指出:“未来需要加大对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经费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基于产业共性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实现技术的根本创新。”

本文通过对《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4版》及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的分析,展示了中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多方面情况。企业在研发投入中占比不断提高,境内外上市企业、国企、民企等都有各自的投入特点,不同行业也表现出不同的研发态势。然而,在研发经费规模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规模与效率平衡的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投入结构,加大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投入,鼓励企业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以实现技术的根本创新。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0178.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