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洲岛蜕变:一场高效工作与民心共鸣的实践 仙洲岛建设热潮:公园崛起与乡村焕新

本文详细报道了潮州市湘桥区城西街道仙洲岛的风貌提升项目,涵盖了湿地公园和潮人公园的建设、违规搭建物的拆除、建筑外立面的改造以及农田窝棚整治等方面,展现了政府与民众携手推动仙洲岛蝶变的过程。

“这里要建起公园,我们打心眼里期待呀。”近日,在潮州市湘桥区城西街道仙洲岛上的湿地公园提升项目现场,只见挖掘机等重型机械正马不停蹄地进行着步道建设和绿植区域的开挖作业。年逾花甲的翁姨站在一旁,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脸上满是欢喜。

仙洲岛,宛如一颗镶嵌在湘桥区的“韩江明珠”,即将迎来一场美丽的变身。当下,城西街道正全力开展城乡风貌美化绿化攻坚行动。一方面,积极推进仙洲岛内老厝危房及违规搭建的清拆工作;另一方面,着手进行建筑外立面的风貌改造提升和乡村绿化美化项目,全方位、加速度推动仙洲岛全域风貌实现蝶变。

仙洲岛蜕变:一场高效工作与民心共鸣的实践 仙洲岛建设热潮:公园崛起与乡村焕新

湘桥区加力提速推动仙洲岛全域风貌蝶变。温亿中 摄

清除废弃物,腾出新空间

“轰隆……”伴随着挖掘机铁臂有力地挥动,仙洲村环岛路四小园周边一处处铁皮棚等违规搭建物纷纷顺势倒下。

城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詹荣浩介绍说,连日来,城西街道联合各方力量,不断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开展仙洲岛拆违治乱工作,持续推进仙洲岛全域风貌提档升级。

此次拆除的违规搭建物位于未来进出环岛路的一个重要交叉口位置,涉及面积约1400平方米。詹荣浩坦言,这些违章构筑物非法占用了村集体土地,严重影响了沿途乡村景观的整体和谐,拆除是势在必行的。

在此之前,城西街道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他们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整改通知书等方式,向村民宣传违法用地和违规建设行为的危害性和法律后果,把群众的思想工作做深、做细、做透。

从清拆点穿越环岛路,眼前便是占地约30亩的仙洲岛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工地。这里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一部分工作人员专注于铺设碧道沿线的砖石路面,他们精心挑选每一块砖石,力求铺设得平整美观;一部分工作人员则忙着构建环岛路的近水平台,确保平台的稳固和安全;还有的工作人员正在搬运铁架,为后续的建设工作做好准备……

“我们借助深圳福田对口帮扶推进环岛碧道及风貌提升项目的契机,以‘让游客与自然再近一步’为设计理念,希望打造一个集生态、休闲与景观于一体的湿地公园。”城西街道副主任陈坚告诉笔者。这个湿地公园将在保持原有防洪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植被加固堤岸、广植草地,并点缀以黄花风铃木、蓝花楹、水杉、柳树等特色植物群落,营造出四季变换的生态美景空间。同时,园内还将设置观景亭、休息廊亭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一处静谧舒适的休憩与观赏场所。

然而,前期的整治工作困难重重。“这片区域曾长期被大量建筑垃圾和废弃车辆等废弃物占据,不仅严重影响了岛屿的美观形象,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陈坚说。为此,湘桥区和城西街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改善。

去年12月,城西街道联合上洲村,充分发挥乡里热心人士等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仅用一个星期就初步完成了湿地公园内的垃圾清运整治工作。今年2月中旬,城西街道再次组织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场地平整施工,铲除地面上残余堆积的建筑垃圾。同时,大力组织开展植绿种绿活动,为公园增添生态色彩。

如今,平整后的土地已交由专业施工队施工。据悉,施工队伍正全力争取于3月底完工。目前,湿地公园内已经种有山樱花、蓝花楹、柳树等植物,南侧步道已开挖完成约200米。景观亭的第一批材料也已到位,湿地公园北侧的种植土回填及微地形整形,边坡防护修复等工作已基本完成。

齐力推进

游人“抢鲜”体验在建潮人公园

除了湿地公园,仙洲岛上另一个公园——潮人公园的建设也已初具雏形。

作为潮州市在建规模最大的休闲公园,潮人公园自2023年6月开工以来就备受关注。目前,公园各个主要区域的核心建筑构造已基本完成,现在正处于外立面装饰、室内装修以及绿化景观配套工程的施工阶段。近日,尚未完全建成的潮人公园率先开放了桃花林,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前来观赏。

值得一提的是,建设潮人公园是潮州市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的一个鲜活实例。为确保项目高效推进,潮州市建园慈善会应运而生,负责项目的决策与现场管理,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的精细化。

不远处,环岛路沿街民居外立面的风貌最近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行走在环岛路上,笔者发现,一些曾经颜色各异、老旧斑驳的外立面,如今被刷新为米白色的新墙,墙内包封着阻燃防水的装修美化材料。原先略显突兀的传统铁窗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美观且安全的隐形防护网。

在这场风貌提升的行动中,村民翁金源是积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的特色民宿酒店紧邻环岛路,自项目初期起,他就密切关注村内建筑外立面的改造进程,并自发请专业团队进场作业,确保改造风格与仙洲岛的整体风貌协调、统一。“我相信,随着改造的深入推进,仙洲岛将会变得更加美丽宜居。”翁金源的话语中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不仅是翁金源,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参与到了这场行动中来。长期以来,仙洲岛内400余亩农田因管理不善,窝棚杂乱分布,严重破坏了环岛路周边的田园景观。去年以来,城西街道持续开展田间窝棚整治行动,但村民农具无处存放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为此,城西街道与村“两委”干部多次深入调研,召开村民大会商讨,广泛征集意见,最终确定了新型农具房整治规划方案。

如今,环岛路农田多数违规铁棚已被新型农具房替代。这种农具房采用四面红瓦屋顶、米白色钢板构造,既美观又实用,是充分尊重村民意见后的优选方案。

城西街道表示,仙洲岛村民已申报统一样式农具房281个,其中上洲村195个、下洲村86个。窝棚清拆预计3月底基本完成,4月底全面完成农具房搭建。

村民林炳川家的20余平方米窝棚在今年初的一场清理行动中被依法拆除。如今,他使用新造的农具房已有一段时间。房间内,各类农具摆放得井井有条,锄头、镰刀、草帽、铁锹和水桶等工具一应俱全。

劳作之余,林炳川会坐在菜地旁泡上一壶凤凰单丛茶,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惬意。望着眼前这片即将焕发新生的农田,他笑着说:“等窝棚全部拆完,农具房统一建设好后,这片地肯定会更好看!”

■记者手记

重视民意,风貌提升才能按下“快进键”

从拆除违规搭建物到提升建筑外立面风貌,再到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潮州市湘桥区仙洲岛正以一种“跑步前进”的速度焕发出新活力。

在这场攻坚行动中,笔者看到了城西街道的坚定决心与高效工作效率——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仙洲岛内清脏治乱行动取得了进一步显著成效,清理面积高达8480平方米。此前,城西街道还迅速行动,仅用2天时间便打通村民住户的生命通道406处,确保了居民的安全出行。

一个个成果彰显了城西街道干部的工作力度,更体现了他们对城市风貌提升的执着追求。

在这场全域风貌提升的行动中,城西街道坚定不移地以人民为中心,无论是前期的宣传动员,还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充分考虑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正是这种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大大减少了改造提升行动中的阻力,使得一项项工程能够顺利推进。

可以说,村民们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他们自发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主动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拆违治乱工作,甚至积极关注每日的施工进展。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汇聚成了推动仙洲岛蝶变的强大力量。

仙洲岛之变,是一次高效工作与民心共鸣的生动写照。由此可见,城市更新与提升,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升级换代,更是政府治理理念和群众参与意识的双重提升。当政府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回应群众的诉求和期望时;当群众积极参与到城市更新的进程中来,成为推动变革的重要力量时,城市才能不断焕发新颜、绽放光彩。

本文围绕潮州市湘桥区仙洲岛的风貌提升项目展开,介绍了湿地公园和潮人公园的建设情况、违规搭建物的拆除、建筑外立面改造以及农田窝棚整治等工作。强调了城西街道在工作中的高效与决心,以及重视民意、与民众良性互动在推动仙洲岛蝶变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城市更新是政府治理理念和群众参与意识双重提升的过程。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9959.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