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旅游分时度假服务失约,消费者维权路在何方?,分时度假美梦破碎,消费者退费遇阻谁来买单?

本文围绕分时度假这一旅游住宿模式展开,通过王先生购买吾爱旅游30年分时度假权益后遭遇订房难、退费被拒的案例,揭示了分时度假预付费模式背后存在的诸多问题,还列举了其他消费者的类似经历,并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预付式消费司法解释。

“每年7晚或14晚,连续10 - 20年,只要加入会籍,就能够免费或者缴纳少量服务费入住全球数千家高端度假酒店。”这样极具诱惑力的宣传话术,是不是让你忍不住想要去“薅羊毛”呢?

消费者王先生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18年前,他在上述宣传话术的诱惑下,花费3万多元成为了一家俱乐部的会员,获得了长达30年的酒店入住权益。然而,这几年情况却急转直下,可供他选择的酒店数量越来越少,酒店品质也在不断下降。到了去年,甚至出现了无法预订酒店的情况。王先生想要退出会籍,并要求对方返还部分费用,却遭到了拒绝。

购买30年分时度假权益,订不上酒店退费被拒

2007年2月,王先生夫妇参加了一个旅游推介会。在会上,他们被告知,成为环球度假俱乐部会员后,每年可以“免费”入住五星级酒店。于是,王先生花费3.46万元购买了2007年至2036年共30年、15个周次(每周次8天7晚)的分时度假权益。“根据规定,每两年可使用一个周次权益,也就是可以在权益酒店名单中任选一家免费入住。如果当年未使用该权益,可以在3年内用于交换度假产品,但需要缴纳交换费。”

王先生表示,当时与他签订合同的公司是北京阳光梦讯旅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吾爱旅游度假产品开发(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吾爱旅游”)的授权合约销售商。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注销,后期的收费和服务都由吾爱旅游来执行。

除了一次性入会费之外,按照规定,王先生还必须每两年缴纳一次维管费。“我从2009年一直交到2018年,大约共交了六七千元。”他曾经使用过6次权益,入住过三亚鸿洲埃德瑞度假酒店、厦门宝龙铂尔曼酒店等。

据王先生介绍,去年9月,他多次提出预订权益酒店,但均被告知年底前已无酒店可预订。10月底,王先生认为吾爱旅游无法履行义务,便提出解除协议,退还未使用的相关费用,约合2万多元。然而,客服随后致电表示可以预订酒店。王先生感到非常气愤,他认为吾爱旅游缺乏诚信,坚持解约退款,但遭到了拒绝。

王先生还表示,当时签订的合同中并未明确说明权益酒店的级别、数量、预订和交换规则、交换费等内容。此外,他还发现,吾爱旅游与他签订的合同期限是2007年至2036年,而签约时吾爱旅游的经营期限是2006年1月至2026年1月。

仅7家国内酒店供会员选择,携程预订价200 - 500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吾爱旅游了解到,吾爱旅游是一家实行会员制度的度假酒店企业,宣称在全球12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5000多家度假村可供会员选择入住。据客服介绍,目前吾爱旅游已有10万会员,会籍期限从5年至30年不等,会员也分为不同级别,高级别会员能够选择的酒店级别更高,范围更广。

企查查显示,吾爱旅游度假产品开发(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20日,注册资本为458.5595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旅游度假产品的开发、推广、管理及相关咨询、提供酒店订房服务等,目前的经营状态为存续。

一家国内注册的微型企业为何能拥有如此强大的酒店资源呢?客服告知,吾爱度假是7Across在中国地区唯一的办公室,7Across则是上市公司Travel Leisure Co.旗下的品牌。公开资料显示,Travel Leisure Co.是美国著名分时度假公司,前身是温德姆目的地有限公司(Wyndham Destinations)。

记者提出去公司官网了解具体情况。该客服表示,公司网站是全英文的,只有会员有权登录。根据王先生提供的2024年权益酒店介绍,目前只有7家国内酒店供会员选择,在携程上的预订价格在200元至500元之间。

另据企查查风险提示,该企业共有61条裁判文书记录,案件总金额为16.55万元,企业作为被告的文书占比93.33%,其中包括31条服务合同纠纷案件,12条旅游合同纠纷案件,其中不乏消费者购买会员后因不满意服务要求解约退款的纠纷案件。

3月18日,记者就会员无法预订权益酒店、服务期限超过企业经营期限等问题致电吾爱旅游,一位自称为管理层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与会员签署的合同均合法合规,要求会员本人直接来咨询,并以没有预约、未能证实记者身份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最高法出台预付式消费司法解释,5月1日起实施

分时度假作为一种旅游住宿模式,并不是新鲜事物。但近些年,它更多地与预付费旅游模式相结合,包括各种旅行卡、度假卡、民宿卡以及俱乐部会籍等,再加上销售者极具诱惑性的话术,让很多消费者心动不已。然而,消费者一旦购买,往往会发现实际情况与承诺相差甚远,存在热门时间段约不上房、需补差价、霸王条款、酒店品质差以及售后服务跟不上等问题,根本没有原先承诺的省心和顺畅。

“利用酒店淡旺季的需求落差,允许消费者购买或租赁酒店房间的特定时间段使用权,通常为一周。”一位旅游资深从业人士孙洋表示,运用分时度假模式需要强大的住宿资源作为支撑。他指出,国内部分企业做这种预付费住宿业务时过于轻敌,认为可以空手套白狼,他们或争取到某国际平台经营权,或与本土住宿企业合作,以为找到几家民宿、酒店就能做分时度假平台。“初衷也许是好的,但由于客户、住宿资源和渠道不稳定,人工成本超过预期,一旦资金链断裂,无法提供售后服务,消费者就会发现踩雷了。”

一位陈姓消费者告诉记者,他曾在2022年花费3000元购买过一张民宿卡,使用期为两年,可以随时预订京津冀的近百家民宿。“我是自由职业者,头半年预约的确很划算,但到2023年就几乎订不到民宿了。”他表示,因为觉得前期住得也够本了,就没再追究,“但听说有其他购卡者在找商家维权。”

北京京知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杨乃超表示,这类预售旅游服务属于预付式消费,有助于商家快速收拢资金,也给消费者提供了足够的优惠,但也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他指出,近年来,司法机关在打击预付式消费欺诈、违约、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强,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于2025年5月1日起实施。“该司法解释明确了消费者在哪些情况下可解除合同,获得退款,包括承诺在合同约定期限内提供不限次数服务却不能正常提供等。”

他还表示,预付式消费合同通常都是格式合同,商家往往会利用签约过程中的优势地位,订立权利义务不平等或对商家权利义务约定不明确的“霸王条款”。杨乃超建议,消费者购买这种预付会员权益、旅游卡、住宿卡等产品和服务时,应当注意经营者的经营情况、消费者口碑等情况,在签订合同时,要注意将服务质量约定具体。在遇到问题时,要积极维权,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相关行业协会、司法机关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通过王先生等消费者的经历,揭示了分时度假预付费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订房难、酒店品质差、退费难等。同时,也介绍了相关司法机关加强对预付式消费的监管以及出台的司法解释,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预付式旅游产品时要谨慎,注意合同条款和商家信誉,遇到问题要积极维权。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9924.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