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小米集团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详细阐述了集团整体营收、净利润情况,重点关注汽车业务的交付量、亏损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包括交付目标的调整和出海计划等。
在3月18日,小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从这份财报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米集团在过去一年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全年总收入达到了3659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同比增长了35%;全年经调整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41.3%。这样的增长态势充分显示出小米集团在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备受关注的汽车业务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小米汽车已经交付了136854辆小米SU7系列汽车。不过,目前单车仍存在一定的亏损情况,平均每辆车亏损约4.53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发布财报的当天,雷军通过微博宣布了一个重要消息,将2025年全年的交付目标从原本设定的30万辆上调至35万辆。这一调整显示出小米汽车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信心。
单车亏损幅度收窄,尚无明确盈利时间要求
让我们来详细看看具体的数据。小米集团2024全年总收入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第四季度收入更是表现亮眼,达到了1090亿元,首次实现单季度收入破千亿,同比增长48.8%。全年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1.3%;第四季度经调整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长69.4%。此外,小米集团还宣布,2024年股票回购金额为37亿港元,也就是回购了2.492亿股股票。
在智能汽车领域,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小米汽车共交付了136854辆小米SU7系列汽车,智能电动汽车的ASP(平均销售价格)为每辆234479元。
根据公司财报,小米集团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在总体收入中占比9%。其中,智能电动汽车销售收入为321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为7亿元,综合毛利率为18.5%。不过,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人民币62亿元。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小米内部对于汽车业务并没有设定非常明确的盈利时间表要求。但是,小米会全力以赴去改善该业务的盈利情况。
对比2024上半年单车亏损额超过6万的情况,目前小米汽车的亏损幅度已经有所收窄。从全年的数据来看,现在小米每卖出一台车,平均亏损约4.53万元。
卢伟冰早前曾分析过,小米的汽车业务出现亏损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当前小米汽车的规模相对较小,而汽车行业是一个典型的需要规模经济的行业;其二,小米汽车的第一款车投入巨大,成本的消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此外,作为纯电轿车,小米SU7在所有车型里面成本是最高的,因为其搭载的电池价格非常昂贵。不过,随着未来汽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产能的持续挖掘和交付能力的提升,小米汽车的亏损情况有望进一步得到改善。
雷军:计划全年交付35万台
正如前面提到的,雷军在3月18日的微博中表示,小米汽车正在全力以赴提升产能,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因此,将2025年全年的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台。
此前,小米汽车设定的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为30万台。这次目标的调整,背后体现的是小米汽车对突破产能瓶颈的坚定信心。据此前的报道,小米汽车常州工厂一期设计年产能为15万辆,但通过对产线进行优化,2024年实际产能已经突破了18万辆。除此之外,小米汽车在供应链、工厂智能化升级和交付网络扩张等方面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卢伟冰在电话会中强调,小米汽车目前正处于“大投入阶段”,重点投入的领域包括智能驾驶、多车型开发和三电系统。
卢伟冰还提到,目前小米汽车单月订单量还在持续增加,交付压力非常大。为了缓解这一压力,小米正在全力提升产能,除了通过改善工作流程来提高工作效率之外,公司还在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共同想办法。根据报道,近期小米推出的新车型SU7 Ultra,首单量已经超过了1万台。这款车的目标人群主要为30岁至35岁的消费者,其中传统豪华车换购用户占比高达80%至90%,来自BBA的用户超过6000万。
关于未来的发展规划,小米汽车计划于2027年实现出海。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中表示:“一家中国车企一定要在中国市场立足,如果在中国市场不能做到头部,那么它在全球市场也很难立足。在做好中国市场的基础上,小米汽车会开启出海相关准备工作,目标是到2027年‘出海’。”
本文详细介绍了小米集团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情况,集团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实现良好增长。汽车业务虽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且交付目标上调,显示出对产能提升的信心。同时,小米汽车计划2027年出海,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9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