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美国欲对东大生产的成熟制程芯片加征关税这一事件展开,深入分析了成熟芯片在全球产业中的重要地位、美国加税的无奈之举以及东大芯片的独特优势,揭示了美国此举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在全球科技竞争的大舞台上,面对被誉为史上最强工业克苏鲁的东大,美国愈发显得手忙脚乱、顾头不顾腚。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妄图对东大生产的成熟制程芯片动手,计划加征关税。然而,这边还未等我方作出反应,五角大楼就先着急上火了。要知道,全球至少超过三成的成熟芯片都出自东大。
在美国国内,这一比例更为惊人。白宫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其本土流通的所有含芯片产品中,三分之二都采用了东大生产的芯片,其中不乏大量国防产品。
自从美国本土制造业出现空心化现象后,其国防工业的采购单价一直居高不下。就拿空军来说,近600亿美元的采购经费仅仅买到了133架军机,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倘若再提高东大芯片的进口关税,美国军费的采购能力无疑会更加捉襟见肘。
不过,从科技战的角度来看,对成熟芯片下手反而是最合理的策略。原因其实很简单,28纳米以上的成熟制程才是芯片产业的核心支柱,而7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不过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我们来看几组数据就明白其中缘由了。2023年全球芯片产业总营收约为5740亿美元,其中汽车电子、工业设备、家用电器等传统领域所使用的成熟制程芯片贡献了68%的营收,而应用于手机处理器、AI大模型的先进芯片仅占22%。
作为行业龙头的台积电,其28纳米以上成熟芯片产线贡献了全年53%的营收,7纳米以下先进芯片仅占34%。
下游产业分布的差距就更加明显了。全球芯片月产能约为2600万片等效8英寸晶圆,其中成熟制程占76%。仅东大就贡献了全球成熟制程芯片39%的产能,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企业28纳米产线利用率长期维持在95%以上。
这些芯片支撑着众多庞大的产业,包括每年3.8万亿美元的汽车产业、1.7万亿美元的家电产业、4.5万亿美元的工业设备产业、5.1万亿美元的能源电力产业、8900亿美元的轨道交通产业、6700亿美元的医疗设备产业、1.2万亿美元的物联网终端产业以及8300亿美元的航空航天产业。
反观先进制程,主要集中在两个市场。一个是消费级电子产品市场,即智能机和平板电脑,全球年产值5006亿美元;另一个是高端服务器市场,全球年产值1300亿美元。两者相加,甚至还不及成熟芯片下游产业规模的零头。
即便在军事领域,坦克、导弹、雷达系统中90%以上的芯片仍然采用成熟制程。
目前,全世界每月对28纳米以上芯片的需求量超过140万片,而3纳米芯片的需求不足5万片。
由此可见,对于芯片这一战略级产业而言,最为关键的并非是尖端技术的突破,而是要确保基础产业的芯片供应安全。
毕竟,断供7纳米芯片,最多只会影响新手机的发布和AI大模型的迭代;但如果切断成熟芯片的供应,全球半数汽车工厂将在三个月内停产,紧接着医疗、航空航天、能源电力、家电等行业也会受到影响,最终整个人类工业文明都可能陷入停摆,这才是真正关乎国计民生的命脉所在。
在过去几年里,美国将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了先进芯片上,这反而为我们打通成熟芯片产业链的全国产化争取了时间。2023年12月27日,第一条全国产化28纳米芯片生产线在中芯国际正式投产,良品率达到90%,仅比台积电低几个百分点,而且能耗还降低了22%。
如此一来,美国已经无法通过供应链封锁来打击我们的成熟芯片产能了。加征关税实属无奈之举,其目的是通过抬高成本的方式,减少东大成熟芯片的出口量,总比眼睁睁看着东大进一步垄断市场要好。
但说实话,美国的这一办法最终只会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因为东大的芯片不仅仅是产量大、价格便宜,更重要的是其设计理念非常先进。
以旧款MP4芯片改造为例,这些原本用于播放视频的芯片,如今能够直接运行智能系统,这得益于将内存、视频解码、网络连接等功能全部集成在芯片内部。而国外同价位芯片则需要额外加装内存条才能工作,这不仅增加了电路板的面积和成本,还限制了功能扩展。比如在处理智能家居控制任务时,东大芯片单颗10元就能完成,而国外芯片则需要80元的主芯片加30元的内存条,并且体积大两倍。
这种高集成度的设计,使得电子产品制造商无需在电路板上绘制大量连接线,减少零件使用量还能让设备更加小巧稳定。许多小家电、智能设备采用这些芯片,既能运行复杂程序,又无需堆砌大量外围零件,成本降低的同时性能还更加强劲。此前美国指责东大军援俄罗斯,理由就是他们把从东大进口的洗衣机拆开,将洗衣机主板拿去改装俄军的Orlan - 10无人机。
由此可见,东大的芯片不仅具有价格优势,还拥有不可替代的设计优势。即便美国将关税加到最高,该买的人还是会购买。反倒是美国自己,三分之二的成熟芯片都依赖东大供应,加征关税抬高的并非是我们的出口成本,而是美国本土制造的成本。
没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又如何在市场上立足呢?
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如今已经越来越顾此失彼了。对东大钢铝加征关税,本土冶金行业是获利了,但产值更高的汽车业、造船业和基建却付出了更大的代价;对东大汽车、光伏产品加征关税,几千亿美元的特斯拉倒是没有了竞争对手,可几万亿的新能源行业却陷入了困境;对东大成熟芯片加征关税,美国国内甚至找不到受益者,反而要让整个工业体系跟着遭殃,这实在是离谱至极。
说白了,东大制造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依靠的是工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依靠的是最完善工业体系赋予商品的极致性价比。
美国若想“吃掉”东大这个史上最强工业克苏鲁,自己沦为“盘中餐”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本文分析了美国欲对东大成熟制程芯片加征关税的事件,阐述了成熟芯片在全球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性,指出美国此举因自身对东大芯片依赖以及东大芯片的优势而难以奏效,还揭示了美国一系列加税行为顾此失彼、损害自身工业体系的本质,强调东大制造凭借工人努力和完善工业体系形成的竞争力难以被美国打压。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8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