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坚守,“太阳花”引领残障者共创精彩人生 “太阳花”绽放:残障人士自强之路的温暖之光

朱军林作为一名因小儿麻痹症与轮椅为伴的创业者,用12年时间创办“太阳花残疾人之家”,帮助千余名残障人士在劳动与尊严中重新扎根,探索残障价值产业化的故事。

在南京江北新区顶山街道,有一间面积达500平方米的平房。在这里,一年四季都能见到一群残障人士忙碌的模样。有的正努力进行康复训练,试图让自己的身体机能得到改善;有的则埋头专注地缝制方向盘套,一针一线都凝聚着他们的认真与执着;还有的在用心学习毛线编织技术,希望通过这门手艺开启新的生活篇章。这里,便是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太阳花残疾人之家”。在这个特殊的地方,没有悲伤怜悯的叙事,创始人朱军林用长达12年的时间,将“助己助人”的理念深深种进了千余名残障人士的生活里,让他们残缺的生命在劳动与尊严的土壤中重新扎根、生长。

12年坚守,“太阳花”引领残障者共创精彩人生 “太阳花”绽放:残障人士自强之路的温暖之光

这朵“太阳花”,照亮残障人士自强路

1980年出生的朱军林,命运在她4岁那年发生了转折,因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她的生活便与轮椅紧紧相连。18岁职校毕业后,她踏上了求职之路,然而这段经历却成了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半年内,她投递的简历如同石沉大海,毫无音讯。唯一一次得到的面试机会,也以“公司没有无障碍设施”而宣告结束。那一刻,她在心中暗自下定决心:“总有一天,我要建一个让残疾人能自由出入的‘家’。”

命运的转机往往藏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中。朱军林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她摆地摊卖文具,试图通过小生意积累资金;开便利店,为周边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时寻找新的机遇;经营广告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拼搏。虽然她在创业路上屡遭失败,但始终坚持雇用残障员工。2013年,当江北新区顶山街道提出合作建立助残机构时,朱军林毫不犹豫地关闭了正在盈利的广告公司,带着6名残障员工入驻了政府提供的免费场地。从此,“太阳花残疾人互助乐园”如同幼苗一般,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萌芽。

创业初期的困难远远超出了想象。智力障碍学员会将洗衣粉当成奶粉冲泡,做出让人哭笑不得却又心疼的举动;自闭症少年会情绪失控,砸碎康复器材;肢体残障者则常常蜷缩在墙角,拒绝与他人交流。面对这些情况,朱军林没有退缩,她带着团队挨家挨户敲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说服家长:“给我三个月,如果孩子没变化,我亲自送回来。”为了打开心智障碍者的心门,她请来聋哑舞蹈老师教学,让轮椅舞者示范生活技能,用独特的方式传递温暖与鼓励;为了消除肢体残障者的自卑心理,她坐在轮椅上亲自演示如何单手炒菜、操作缝纫机,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残疾并不可怕,一样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

2017年,朱军林独创的“社区家庭”模式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她把日间照料中心改造成家庭场景,让残障学员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在厨房里,智力障碍学员在特制计时器的提醒下,认真学习控制火候,为烹饪出美味的食物而努力;在卧室中,唐氏综合征患者反复练习叠“豆腐块”被子,每一次的尝试都是对自我的挑战和超越。当26岁的自闭症学员小宇第一次独立做出番茄炒蛋时,他的母亲在电话里泣不成声:“这是我生病住院时,孩子给我送的第一顿饭。”这简单的话语背后,蕴含着多少的感动和欣慰。

“不是帮扶,是共创”:残障价值的产业化探索

走进太阳花残疾人之家,墙上的就业地图格外引人注目,上面标注着一个个特殊的印记。“喜憨儿洗车中心”累计洗车3.2万辆,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残障员工们辛勤的付出;菜鸟驿站日均处理快递500件,高效的工作让人们看到了他们的能力;新建的福利彩票站单日最高销售额破万元,展现出他们在商业领域的潜力。这些数据背后,是朱军林对残障群体“优势视角”的坚持:“我们要找的不是他们的缺陷,而是被忽略的能力。”

2019年,南京首家“喜憨儿洗车中心”的诞生,充分印证了这一理念。朱军林敏锐地观察到,心智障碍者对流程化工作具有超常的专注力。她引入德国“任务分解法”,将洗车流程拆解成22个步骤,并用图示代替文字进行培训。当首批5名“喜憨儿”员工在40分钟内完成首辆汽车精洗时,围观的车主都惊叹不已:“比普通洗车店更细致!”如今,这里的16名员工每月能创造2万元的营收,28岁的智力障碍者小王还获得了“南京市洗车技能大赛”参与奖,这无疑是对他们能力的最好证明。

在非遗毛线编织工坊,失去双臂的莉莉用脚趾勾着钩针,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艺,2小时就能织完一顶绒线帽;脊髓损伤患者老叶开发的卡丁车防滑方向盘套,因其独特的设计和良好的质量,成为了赛车俱乐部的指定采购品。朱军林打造的“产业化反哺”模式,让残障者从受助者成功转变为生产者。菜鸟驿站不仅解决了快递“最后100米”的难题,更为残障人士提供了一个社交训练场,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春节前紧急承接的500套酒店布草洗涤订单,让20名残障人士获得了三个月的工资,让他们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尊严和价值。

12年的深耕细作,这颗“太阳花”已经绽放出了多重花瓣。它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共建实训基地,开发出6类残障职业评估体系,为残障人士的职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联合三甲医院建立社区康复站,将医疗康复与职业康复无缝衔接,让残障人士在身体和职业技能上都能得到全面的提升。在孵化出的60名残障员工中,有人成为了家政公司主管,展现出卓越的管理才能;有人站上了省级残运会领奖台,用汗水和拼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朱军林最珍视的“成绩”,是档案室里那摞发黄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1326名学员第一次领工资的日期,最近的一条写着:“2024年1月15日,自闭症学员小浩用彩票销售提成为母亲买了围巾。”这一个个日期,不仅是他们劳动成果的见证,更是他们走向独立和自信的标志。

当被问及“太阳花”的含义时,朱军林转动轮椅指向窗外冰雪中挺立的金色花朵:“你看,太阳花能在石缝里生长。我们的学员就像这些花,只要给一点支撑,就能自己向着阳光站起来。”如今,这个曾因残疾被拒之门外的女子,正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为更多残障者打开通往社会的大门——不是以悲情的救助,而是用平等的共创。

朱军林创办“太阳花残疾人之家”的故事,她历经创业困难,通过独创模式和产业化探索,帮助残障人士在劳动中获得尊严与价值。12年的坚守,让“太阳花”绽放出多重成果,体现了她“助己助人”“平等共创”的理念,为残障群体融入社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8827.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