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阐述市场监管总局在春节前组织的全国热销食品专项监督抽检情况,包括抽检的范围、针对的指标以及抽检结果等内容。
记者于近日获悉,在春节来临之前,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项针对春节期间热销食品的专项监督抽检工作。最终得出的结果显示,此次抽检的合格率达到了98.4%,这表明热销食品的安全状况总体处于良好的水平。
这次专项抽检的抽样方式极具代表性,其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的多种区域进行随机抽样。这些区域包括大中城市、农村以及城乡接合部地区等。而且抽样的销售场所也是多种多样的,像商超、批发市场以及网络平台等都是抽样的来源地。
抽检的指标涵盖多个方面,都是与百姓的食品安全息息相关的内容。其中包括百姓颇为关心的防腐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指标,还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另外,酸价、过氧化值等有可能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影响的质量指标,也都在检测的范围之内。此次共对1304家企业生产的各类热销食品进行了抽检,涉及的食品种类丰富多样,像食用油、肉制品、酒水饮料、干果炒货等都是抽检的对象,而且这些食品大多是流通范围广泛、在市场上销售量较大的品牌产品。
抽检结果具体呈现如下:
- 消费者在采购年货时比较集中的超市和批发市场,其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8.85%和98.44%,这一数据表明在这些主要的年货采购场所,食品的安全性是比较可靠的。
- 高速公路服务区、火车站周边等在春运期间人流量巨大的场所,经过抽检,并未检出不合格产品。这对于在春运期间奔波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安心的消息。
- 在肉制品中,百姓关注度较高的防腐剂脱氢乙酸,着色剂柠檬黄、胭脂红等,均未检出不合格的情况,这也说明肉制品在这些指标方面的安全性较高。
- 乳制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质量指标经过检测,未发现不合格的情况,这保障了消费者在饮用乳制品时的健康安全。
- 食用油中的质量指标酸价和过氧化值、重金属铅、生物毒素黄曲霉毒素B1等,经检测均未发现不合格的情况,这显示出大宗食品的整体安全状况良好,让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和使用。
本文总结了市场监管总局对春节热销食品的抽检情况,包括抽检的范围、指标和结果。结果显示大部分抽检场所和食品种类的合格率较高,整体安全状况良好,这对保障消费者在春节期间的食品安全有着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