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吉林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各分局2025年重点工作深度推进会的相关情况,包括会议对各分局工作的梳理、要求、强调事项等,以及此次会议对全市生态环境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3月14日这一天,吉林市生态环境局郑重召开了各分局2025年重点工作深度推进会。此次会议具有重大意义,旨在全面且细致地梳理生态环境系统的工作情况。吉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峰在会上发挥了关键作用,针对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这无疑为下一步的生态环境工作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会议现场,船营区等13个分局的负责人积极参与,紧扣市局“9363”年度工作目标,紧密对标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体系所明确的9项生态环保指标。他们立足各自辖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且专题的汇报,详细阐述了2025年重点工作规划。不仅如此,还精心形成了具体的任务细化清单,将工作任务明确到每一个细节。市局各相关处室、事业单位负责人也积极响应,针对任务分解方案提出了专业且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为各分局的工作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会议着重指出,各分局要做到“底数清、任务明、逻辑通”。这要求各分局强化责任意识,对待各自辖区内的环境问题要做到“心中有尺,行事有度”。各分局负责人必须清楚掌握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源分布、潜在污染风险源等关键信息,以确保水源地的安全。对于群众投诉的噪声等问题,绝不能敷衍了事,要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切实有效地解决根本问题,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在执法工作方面,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分局要坚持“柔性执法”与“严格执法”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积极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体现源头管控的先进理念,助力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另一方面,对于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必须严格依法查处,绝不姑息,以维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尊严。同时,要通过多种举措,提高执法的专业性和精准性,避免执法过程中出现漏洞,确保执法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会议还特别强调,各分局要高度重视土壤污染、新污染物、放射源管理等环境问题中的“隐性”风险排查。这些“隐性”风险一旦爆发,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和群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各分局要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把控环评、排污许可证等关键环节,从源头上防控环境污染,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此次重点工作推进会,为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明确了清晰的方向。各分局要迅速行动起来,落实会议要求,直击现存的共性问题。全面强化监管与执法力度,积极推动环保项目申报,着力补齐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的短板。持续深耕绿色发展理念,通过一系列的“组合拳”,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以生态环保铁军昂扬奋进、敢打硬仗的“雄狮”精神,为建设形神兼备的新时代省域副中心保驾护航,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本文围绕吉林市生态环境局3月14日召开的2025年重点工作深度推进会展开,介绍了会议梳理工作情况、各分局汇报规划、提出工作要求与强调事项等内容,强调此次会议为全市生态环境工作指明方向,各分局需落实要求推动环境改善。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