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15”直击:骚扰电话产业链背后的虚拟运营商乱象 “3·15”晚会大揭秘:外呼公司靠AI智能机器人违法电销

本文围绕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骚扰电话产业链展开,深入调查了外呼公司利用AI智能机器人进行营销电话拨打的情况,还揭示了虚拟运营商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涉事企业智优擎的相关信息。

在2025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将骚扰电话产业链这一社会乱象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

据央视财经报道,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互联网上悄然涌现出大量所谓“外呼”业务的广告。这些外呼公司的核心业务,便是助力商家向手机用户拨打营销电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销”。它们打着“高效触达用户”“精准拓客”等极具吸引力的旗号四处招揽生意,甚至宣称能够借助AI智能机器人来拨打营销电话。

记者依据“外呼”网站上提供的联系方式,奔赴多地展开调查。结果发现,使用所谓人工智能机器人拨打营销电话已然成为当下这个行业的主流趋势。一方面,机器人不知疲倦,可以日夜不停地拨打营销电话,极大地提高了拨打效率;另一方面,智能机器人输出的声音是由真人录音制作而成,这使得接听电话的用户很难分辨出是机器人在通话还是真人在交流。

在一家名为智优擎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里,记者有了新的发现。该公司的负责人田经理打开了一套正在为客户测试运行的系统后台,电脑屏幕上呈现出一家口腔医院智能机器人的话术。每一句话都设置了相应的触发关键词,一旦消费者说出相关语句,智能机器人就会迅速转到对应的回复内容。田经理表示:“AI的种类非常广泛,这种属于纯外呼AI,在前期,它几乎可以无限接近一个真正的人帮你拨打这个电话。”

2025“3·15”直击:骚扰电话产业链背后的虚拟运营商乱象 “3·15”晚会大揭秘:外呼公司靠AI智能机器人违法电销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无论是外呼智能机器人,还是真实的电话营销人员,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拨打这类营销电话,都属于违法行为。

有一种特殊的运营商——虚拟运营商,业内通常将其统称为“虚商”。虚拟运营商同样发售11位的手机号码,这些号码大部分以17或是16等数字开头,被业内称为“小号”。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那些从事外呼业务的公司,都是从虚拟运营商那里购买“小号”。这些号码既没有实体手机卡,也不需要进行实名认证。外呼公司利用获客软件偷取消费者电话号码,虚拟运营商又提供大量的小号,再加上外呼智能机器人所谓的科技加持,市场上外呼公司的电话销售产业链条就这样快速形成了。

天眼查APP显示,智优擎所属公司为上海智优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企业注册资本为100万元。参保人数信息显示,该公司2023年参保人数仅为2人。

2025“3·15”直击:骚扰电话产业链背后的虚拟运营商乱象 “3·15”晚会大揭秘:外呼公司靠AI智能机器人违法电销

目前,智优擎的官网已无法打开,页面显示“该站点已经被管理员停止运行”。

2025“3·15”直击:骚扰电话产业链背后的虚拟运营商乱象 “3·15”晚会大揭秘:外呼公司靠AI智能机器人违法电销

本文通过对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骚扰电话产业链的深入报道,揭示了外呼公司利用AI智能机器人进行违法电销的现象,以及虚拟运营商为其提供便利的情况。智优擎等涉事企业的相关信息也被披露,官网停摆或许是其应对曝光的举措。整个产业链的存在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严厉打击此类违法行为。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6714.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1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