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上海金山区浦育青少年发展指导中心开展的一系列公益活动展开,介绍了该中心携手亲子家庭参与“5458”小红花百联义卖活动,多年来持续帮扶云南普洱山区贫困学子,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关怀,促进孩子成长和家庭关系改善,展现了公益的力量和意义。
日前,在充满爱心氛围的“5458”小红花百联义卖活动现场,各类义卖摊位琳琅满目,有精美的工艺美术作品、充满知识的书籍,还有可爱的毛绒玩具等。上海金山区浦育青少年发展指导中心(以下简称“浦育中心”)积极携手众多亲子家庭热情投身其中。他们那温暖而充满活力的身影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认真地开展着义卖活动,同时还进行街头募捐。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他们让爱心的火焰再次熊熊燃烧,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到帮助云南普洱山区贫困学子完成学业、成就梦想的行列中来。
据悉,浦育中心是一家以服务金山区青年、青少年为宗旨的非盈利性社会服务机构。自2018年扎根金山区张堰镇以来,在过去的七年时间里,他们积极凝聚志愿服务力量,精心组建起了一支规模达589人的志愿者团队。这支团队积极参与普洱市困境青少年帮扶活动、金山区“5458小红花”等多个公益项目。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如入户结对,与贫困孩子家庭建立紧密联系;捐物捐资,为孩子们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开展爱心义卖,筹集善款;设摊宣传,扩大公益影响力等,持续为以孤儿、单亲、留守儿童为主体的山区贫困孩子家庭开展成长关爱守护行动。
今年1月,“5458小红花”项目第三期考察团志愿者踏上了前往云南普洱山区的征程。他们实地走访了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以及部分乡村学校,经过认真筛选,选取了25名家境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这项工作中,有5名浦育中心志愿者代表自费前往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他们不辞辛劳地将爱心物资送达当地,并且实地走访了9位学生(包括孤儿、单亲、留守儿童)。通过与孩子们及其家人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为筛选新一批受助学生名单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志愿者们在走访过程中,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走进小周同学家里,最让人动容的是满墙的奖状,他在全县最好的高中上学,学习成绩十分优异。然而,全家仅父亲一个劳动力,妹妹正在上初中,沉重的经济负担让他觉得自己的学费成为了家庭一笔巨大的支出。”“小娜是一名孤儿,父亲不幸去世,母亲离家出走,哥哥还有智力缺陷,现在由堂哥堂嫂抚养。但她心中怀揣着远大的理想,那就是参军报效祖国。”
志愿者代表将这些真实的走访经历带回,他们拍摄的实地实时实况的照片和记录的文字,深深打动了更多的爱心力量。大家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爱心义卖、街头募捐活动中,自发筹集物资,为山区贫困孩子家庭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浦育中心志愿者张奕诗妈妈感慨地说:“我们家小朋友说要用自己的压岁钱帮助云南的姐姐,感谢‘雅乐馆’带给她的活动机会,她也要学会感恩回馈社会,一棒接一棒传承下去。”
在困境帮扶方面,所有志愿者达成了一个重要的共识——“奉献爱心并不止于捐物捐资”。浦育中心更加注重孩子价值观的精神塑造,厚植“以情暖情、育人育心、守护成长”的理念,旨在让孩子们从小立志,在温暖的关怀中茁壮成长,将来能够报效祖国。
在历次前往云南的行程中,志愿者们面临着诸多困难。他们要克服交通不便的问题,昼夜温差大带来的不适,还有饮食不适应等情况。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坚定地为普洱山区贫困孩子家庭送去米、油和学习文具等物资。他们主动走上前,亲切地和孩子们坐下来交流谈心。那里的路途十分遥远,山险坡陡,有时山路呈四十五度的斜坡,急弯处一边是山体,一边是悬崖;目的地村寨依山而建,从低到高要爬500多级台阶才能抵达孩子家中;车辆到不了的地方,他们就乘摩托车或徒步多次辗转。
面对这样艰难的山路,志愿者们常常拿它生动地比喻人生的道路。他们对身处逆境的孩子说:“你看,我们从上海到普洱花了6个小时,从市到县3小时,县到乡再到你家3小时,算下来总共12小时的路程。山路一点点被凿通,堵着你前行道路的困难,一样可以战胜。”用这样的话语鼓励孩子们坚定信心,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去年7月,30位云南孩子来到上海开展了一周的研学夏令营活动。当他们落地机场的那一瞬间,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来自浦育中心志愿者暖心的笑容。20余位志愿者以“大手牵小手、小手牵大手”的形式,临时组成“亲子家庭”。“家长”们细心地给孩子们发放物资、整理衣物,陪同他们参观上海交通大学校园,感受浓厚的学术氛围;游览海昌海洋公园,领略海洋世界的奇妙;漫步金山城市沙滩,享受海边的美好时光。此外,还在“雅乐馆”开展了一堂生动的文明实践活动课,让彼此的心灵有了更深刻的触动。
通过一次次走进大山的走访、回访,定期开展的寒暑假暖心交流,以及电话、微信两端连接起的点滴关心,更多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孩子们变得更加活泼开朗,困境孩子家庭在处理亲子关系上也更加积极。读高中的小张和他的家人分别许下约定,小张说“我要考上好成绩”,他的家人也表示“等到春天,我还想去开辟一块新茶山”“我要勇敢面对疾病,对家人多关心少抱怨,做他们的坚强后盾”。志愿者也向他承诺说:“我们要把爱心传递给更多人。”
自2018年至今,浦育中心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620余场,覆盖人数达到39857人次。其中,在“蓝天下的至爱”“5458小红花”“为成长护航”等公益活动中,带动爱心物资捐献接力3586人次,无偿捐献爱心资金80余万元。尤其是在云南和金山之间成功搭建起了一座公益“桥梁”,让爱与温暖不断在两地传递。
上海金山区浦育青少年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孙迟贤表示:“一个人的成长,不能忘记来时路。在金山、张堰厚实的文明实践土壤上,我们社会服务机构、个人得以成长,在中心发展后,也应反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浦育的初心。作为一名新兴领域的青年,我希望用集体的炽热,让社会的爱心聚力不断传递,把公益志愿服务做得更好,凝聚更多蓬勃向上向善的力量,让爱与温暖和希望,感染、影响、推动更多人。”
上海金山区浦育青少年发展指导中心自2018年扎根金山区张堰镇后,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帮扶云南普洱山区贫困学子的事迹。通过义卖、走访、物资捐赠、精神关怀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孩子及其家庭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支持。多年来,该中心公益活动成果显著,不仅改善了孩子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还促进了家庭亲子关系的积极变化。同时,中心主任强调要不忘初心,持续传递爱心,凝聚社会力量,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6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