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下乡,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本文围绕充电桩加速下乡这一现象展开,通过讲述浙江台州的实际案例,结合中央政策和相关数据,阐述了充电桩下乡带来的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良性互促,以及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浙江台州临海市羊岩山巅的云端驿站处,新能源车主陈良驾车至此。他将车开到充电桩前进行充电,自己则悠然地坐在一旁喝茶。仅仅几盏茶的工夫,车辆就完成了充电。陈良忍不住发出感慨:“自从有了充电桩,开车到乡村旅游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而且在充电的同时,还能品尝香醇的香茗,欣赏茶园和海天的美景,这种体验真是既方便又惬意!”国网浙江台州供电公司将充电设施建设视为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切入点。他们优先在景区、民宿集聚区、农村社区等区域进行布局,致力于打造村级“10分钟绿色出行生态圈”。按照规划,到今年年底,台州市预计将建成不少于3500个乡村充电桩。通过“建桩—服务—引流”这样的良性循环模式,为乡村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近年来,农村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每年销量可达100多万辆。这也使得对充电桩的配套需求变得日益强烈。中央一号文件在去年就明确提出“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今年更是再次强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公共充换电设施”。近日,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正式启动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相关工作。今年拟支持75个县开展试点,相较于去年增加了8个。新能源汽车下乡和充电桩下乡形成了良性互促的良好局面。2023年,全国新增县域充电设施11.97万台,同比增长74.17%;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车型总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23倍。这些数据的背后,体现的是新基建投资的有效撬动,是农村消费的不断升级,是农民生活品质的显著提升,更是乡村发展活力的全面迸发。充电桩加速下乡仅仅是一个缩影。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推动冷链配送和即时零售向乡镇延伸,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农村婴幼儿照护服务等。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也在提档升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民能够就地过上现代生活,这不仅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潜力巨大的扩内需重要抓手。城乡发展不平衡一直是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不平衡问题,在稳投资、搞建设,补短板、还欠账方面,农村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将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大有可为。试想一下,如果几亿农民能够同步迈向全面现代化,那将会释放出多么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充电桩加速下乡,让广大车主彻底告别了里程焦虑,新能源汽车得以在城乡之间畅行无阻,有力地促进了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笔者在下乡采访过程中,听到很多农民反映,每到周末,开着新能源车来村里游玩的城里人越来越多。这也使得村里的农家乐、民宿生意异常火爆,特色农产品的销路也变得更好。随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前只有城里才有的“新鲜玩意”,如充电桩、WiFi、健身房、咖啡馆等,如今也出现在了越来越多的乡村。与此同时,乡村还拥有城里鲜有的诗画田园、清新的空气和慢生活。越来越多的城里人选择到村里创业,开办艺术设计公司、软件开发公司等;也有越来越多的村里人过上了在县城上班、在乡村居住的惬意生活。乡村的人气越来越旺,产业也越来越丰富,发展充满了活力。透过充电桩加速下乡这一现象,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光明前景,看到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劲势头,也看到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充电桩下乡”的举措,为建设广大农民乐享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充电”,为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注入更强的动能。

本文通过浙江台州充电桩建设案例、政策支持以及相关数据,展现了充电桩加速下乡带来的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良性互促,推动了城乡要素流动,促进了乡村发展和消费升级。同时指出这是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的缩影,凸显了农村在扩大内需中的重要作用,展望了更多举措为乡村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的美好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5778.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