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旗下企业杭州灏月计划减持圆通速递股份的情况,包括减持数量、比例等信息。同时回顾了近年来阿里巴巴一系列减持非核心资产的动作,展现其“断舍离”的转型策略,还提及阿里在缩减非核心业务的同时,加大对AI与云计算业务的投入。
阿里巴巴的“断舍离”行动仍在持续推进。
3月12日晚间,圆通速递发布一则重要公告。公告显示,公司股东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杭州灏月”)拟定了股份转让计划。计划自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计转让圆通速递股份不超过6893.51万股,拟转让的股份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据了解,杭州灏月是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企业。此次减持的原因主要是从股东自身的发展战略以及资金筹划方面进行考虑。
这是公告的截图
截至公告披露当日,杭州灏月持有圆通速递3.79亿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在公司总股本中所占比例为11.00%。此外,阿里创投持有3.13亿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08%;菜鸟持有186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4%。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大主体都属于阿里巴巴集团内的企业。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它们构成一致行动人。目前,这三大主体合计持有公司7.1亿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62%。待此次减持完毕后,“阿里系”持有的圆通速递股份比例将降至18.62%。
截至3月13日,圆通速递的市值为468.41亿元。若以此市值来计算,此次阿里巴巴减持可套现约9.37亿元。
阿里巴巴减持圆通速递这一操作,背后折射出其正在经历的深刻转型。回顾近年来阿里巴巴的一系列动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阿里巴巴正有条不紊地退出非核心资产,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聚焦于核心主业。
把时间回溯到2023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确立了“用户为先、AI驱动”这两大战略重心。并且明确表示,将围绕这两大重心对业务进行全面梳理,重新塑造业务的战略优先级。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阿里巴巴相继减持了快狗打车、B站、陌陌、网易云音乐、宝尊电商、小鹏汽车、光线传媒等多家知名公司的股份。通过出售、剥离或者推动这些业务独立运营等方式,阿里巴巴果断地对非核心业务进行战略调整,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进入2025年,阿里巴巴的“瘦身”行动并未停止,仍在持续进行。
在1月,阿里巴巴出售高鑫零售的方案正式确定。其子公司及New Retail与德弘资本达成交易,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的价格出售所持有的高鑫零售全部近78.7%的股权。对于此次交易,阿里巴巴明确表示,将持续聚焦核心业务,以此来提升股东回报。
同样是在1月,据港交所文件显示,阿里巴巴在2025年1月9日减持了速腾聚创公司1410万股,减持的均价为26.04港元。减持完成之后,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从8.03%降至4.97%,不过仍然是该公司的重要股东。
在不断缩减非核心业务的同时,阿里巴巴开始更加坚定地聚焦核心业务。特别是在AI与云计算业务方面,阿里巴巴的投入变得更加“激进”。
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这一投入总额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吴泳铭表示,AI的爆发速度远超预期,国内科技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潜力巨大。阿里将不遗余力地加速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来助推全行业的生态发展。
本文围绕阿里巴巴减持圆通速递股份展开,介绍了减持的具体情况。同时梳理了阿里巴巴近年来持续“断舍离”非核心业务的系列动作,展现了其战略转型的决心。此外,还提及阿里在缩减非核心业务的同时,加大对AI与云计算业务的投入,凸显其聚焦核心主业的发展方向。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5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