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格陵兰岛3月11日举行的自治议会选举,介绍了选举结果,即反对党民主党成为第一大党并将协商组阁。同时阐述了格陵兰岛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提及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声称要“得到格陵兰岛”引发的各方反应和分析。
3月11日,在丹麦自治领土格陵兰岛亚细亚特的街头,候选人的竞选海报高高悬挂着,仿佛在预示着一场重要政治变革的到来。这一天,格陵兰岛举行了自治议会选举。新华社记录下了这一画面。
“格林兰岛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格陵兰岛地处北美洲东北部,是丹麦的自治领地。这里拥有高度自治权,不过国防和外交事务仍由丹麦政府掌管。并且,该岛实行议会制,各相关政党会依据议会选举结果来组成自治政府。
根据格陵兰岛选举委员会网站公布的选举结果,反对党民主党在此次选举中表现突出,获得了近三成选票,一举成为自治议会第一大党。然而,由于本次选举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获得过半议席,所以得票最多的民主党接下来将与其他政党进行协商,以组成联合政府。
有外媒分析指出,格陵兰岛民主党是一个支持商业的政党。在其曾经的竞选文件中,该党表示愿意就商业利益与美国进行对话。
民主党领导人延斯 - 弗雷德里克·尼尔森主张对美采取“冷静路线”,他指出需要“打好基础”。选举结果公布后,在接受采访时他说道:“在外界高度关注的时刻,格陵兰需要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需要团结,所以我们将与所有人进行谈判。”从历史来看,该党一直对独立持怀疑态度,更倾向于在联邦内增加自治权。但在本次选举的主旨纲领中,该党却明确写道,希望独立,“并愿意为之努力”。
当被问及将如何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格陵兰岛控制权的渴望时,延斯 - 弗雷德里克·尼尔森表示,民主党希望“为格陵兰人提供尽可能最安全的道路,该党已准备好承担尽可能多的责任”。
选举结果公布后,格陵兰岛现任自治政府总理埃格德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尊重选举结果,并且准备与其他政党协商组阁进程和交接事宜。
众所周知,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历史上就一直被视为战略要地。随着北极海冰的逐渐融化以及新航运路线的开辟,格陵兰岛所处的北极、北大西洋地区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此外,格陵兰岛还蕴藏着丰富的稀土、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这无疑使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讲师、太和智库研究员陈征此前向南都记者分析称,一旦美国拥有格陵兰岛,将与俄罗斯直接隔海相望,而且该岛还卡住了北极水道进出口的咽喉,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美国“夺岛”言论笼罩
在本次自治议会选举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声称要“得到格陵兰岛”,这一举动使得格陵兰岛是否应从丹麦独立这一话题引发了较高的关注。
今年3月9日,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如果格陵兰岛的人民愿意,美国欢迎他们成为美国的一部分。美国坚决支持格陵兰岛的人民有决定自己未来的权利。同时,美国还表示将继续保护格陵兰岛的安全,并准备投资数十亿美元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让格陵兰岛的人民致富。
对此,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穆特·埃格德在10日的采访中表示,美国并未给予格陵兰岛人民应有的尊重。他担忧地说道:“目前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让我非常担忧。世界秩序在许多方面都在动摇,而美国正处于一个极其不可预测的总统任期,这使人们感到不安。”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楠此前向南都记者指出,“美国‘购买格陵兰岛’所体现出的‘扩张性’,实际上是特朗普基于美国利益,尝试转嫁国内矛盾的表现。特朗普一直试图给大众塑造一个印象——就算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也能够做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张腾军向南都记者解释道:“另一个角度是,特朗普首先是在通过这种方式虚张声势,实现从丹麦或格陵兰岛攫取更多利益的目的。但‘扩张’的两面性体现在,如果这能成为特朗普在对外关系或双边关系交易中的一个筹码,他一定是乐见其成的。但若经济手段解决不了问题,而最终需要走向军事手段,这是特朗普不愿看到的。”这更应该被视为特朗普“交易性”理念的外在表现。
本文围绕格陵兰岛自治议会选举展开,介绍了选举结果及民主党相关情况。同时强调了格陵兰岛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资源,分析了美国“夺岛”言论背后的目的以及各方的反应,凸显了格陵兰岛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性和面临的复杂局势。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5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