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济南)太阳能利用大会展开,重点介绍了中来应用在展会上展示的核心产品,阐述了这些产品的优势特点,以及其在降本增效、推动行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还提及了展会期间的招商合作情况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日,第二十届中国(济南)太阳能利用大会(SUCE)于山东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办。此次展会聚焦技术创新,集中展示了清洁能源领域的前沿成果。其中,“中来之光”系列产品凭借出色的技术性能以及创新的应用场景,为行业朝着低碳未来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硬核产品引领行业风向
中来应用在此次展会上展出了其精心研发的三大核心产品,分别是N型高效双面组件、智能光伏储能系统以及柔性轻质组件。
N型高效双面组件采用了先进的TOPCon电池技术,其转换效率成功突破23.5%,双面发电增益更是高达30%。即便在弱光环境下,该组件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电力输出。而且,其模块化的设计使得它可以灵活适配工商业屋顶、农光互补等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能够为客户降低度电成本(LCOE)15%以上。
智能光伏储能系统集成了AI能量管理算法,支持离网与并网双模式自由切换。该系统搭配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超过6000次,能够为家庭及工商业用户提供24小时稳定的绿色电力供应,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高效能源管理模式。
柔性轻质组件的重量仅为传统组件的1/3,弯曲半径达到0.3米,可以很好地贴合弧形屋顶、车棚等异形表面,填补了分布式光伏在复杂场景应用方面的空白。
降本增效,赋能绿色转型
中来应用的产品设计始终紧密围绕客户需求展开,通过一系列技术突破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其一,降低了投资门槛。N型组件高效的发电能力以及长达30年的功率质保,能够将项目的回本周期缩短至5 - 7年,有效提升了投资回报率。其二,增强了用能自主性。智能储能系统帮助用户摆脱了对电网的过度依赖,用户可以在电价峰谷时段灵活调配能源,最多可节省用电成本40%。其三,拓展了应用边界。柔性组件突破了传统的安装限制,为农业大棚、物流园区等场景提供了“光伏 +”的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绿色转型并获得多元化的收益。
技术普惠,驱动生态革新
中来应用的技术创新意义不仅局限于服务个体用户,更对整个行业的升级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技术标准化方面,中来通过开放专利以及合作研发的方式,推动N型TOPCon技术成为行业主流,加速了光伏产业链从P型向N型的迭代进程。在智慧能源生态方面,其储能系统与数字化平台深度融合,为电网侧提供调峰调频服务,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以及电网的稳定性。在绿色场景赋能方面,在乡村振兴领域,中来的“光伏 + 农业”模式已经成功落地超过100个项目,帮助农户年均增收3万 - 5万元,同时减少碳排放超过10万吨。
共享绿色能源蓝海
展会期间,招商洽谈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能源企业、开发商以及投资者。中来应用通过“技术 + 服务”双轮驱动的模式,为合作伙伴提供从产品定制、项目设计到运维支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其创新的“收益共享”合作模式,已经促成了多个百兆瓦级分布式光伏项目落地,预计年发电量可满足2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未来,企业将继续深耕高效电池技术、智能微电网与氢能耦合系统,推动“光伏 + 储能 + 数字化”的深度融合,为各行各业提供零碳转型的有效路径。
本文介绍了第二十届中国(济南)太阳能利用大会上中来应用展示的核心产品及其优势,阐述了产品在降本增效、推动行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还提及展会招商合作情况和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凸显了中来应用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和引领作用,为行业低碳发展提供了借鉴。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