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科普,天津理工助力小学生环保启蒙,天津理工科普活动:让小学生爱上环保

在第47个植树节来临之际,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的“碳”索绿境科普团走进天津工业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以“人与森林的千年对话——植树节的文化传承与生态使命”为主题的科普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当第47个植树节的脚步悄然临近,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的“碳”索绿境科普团怀揣着对自然的热爱与责任,踏入了天津工业大学附属小学的校园。他们精心筹备的这场科普活动,宛如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与自然跨越千年对话的大门。此次活动主题鲜明——“人与森林的千年对话——植树节的文化传承与生态使命”,其目的在于通过丰富且详实的知识传递,引导同学们对生态环境进行更深入、更有深度的理解与思考。

清晨的阳光轻柔地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映照在孩子们那一张张稚嫩而又充满纯真期待的脸庞上。科普团的成员们早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活动开场时,他们巧妙地引用了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经典名句“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声情并茂的讲述,仿佛带着学生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了植树节最初起源的时光,让大家对这个节日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在接下来的课程里,成员们不仅详细介绍了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发挥的重要功能,还着重引导学生们去探寻植树节背后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即培养每个人的环保意识,大力传播绿色发展的理念。

“猜猜这位‘绿色巨人’的战斗力如何?”主讲人抛出的这个充满悬念的问题,瞬间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紧接着,大屏幕上展示出一棵有着50年树龄老树的生态价值清单。当孩子们看到这棵树每年竟然能够释放价值高达31万元的氧气,足够200人自由呼吸时,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而且,它还能吸附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能装满3000个书包;它是防风固沙的英勇战士,是众多物种得以庇护的温暖港湾,更是碳循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枢纽。在这样充满趣味的互动过程中,学生们纷纷积极提问,开始认真思考植树节所承载的绿色发展理念,一颗颗环保的种子也在他们的心中悄然种下。

在“探索植树密码”这个特别的环节中,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参与实验。他们通过手动操作,探究植物茎部“饮水奥秘”,亲眼见证了植物是如何从土壤中汲取水分的奇妙过程,也深刻理解了土壤所蕴含的“蓄水智慧”。这些有趣而又生动的互动体验,让孩子们不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而是亲身体会到了植物与环境之间那种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

如此精彩的活动,自然深深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小学生。他们纷纷拿起笔,在“绿色行动”卡片上认真写下了自己心中对于环保的美好设想和坚定承诺。“我想在自己的家庭中也种一棵树!”一个小朋友兴奋地大声说道。孩子们在卡片上一笔一划地记录下自己的环保计划与口号,那认真的模样,仿佛在向地球家园许下一份神圣的诺言,承诺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而努力奋斗。

据悉,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一直以来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持续致力于搭建完善的科普体系,不断丰富宣讲的内容和方式。他们采用“小手拉大手”的创新方式,鼓励广大的青少年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践行“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的目标。这一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提升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带动他们周围的家人与朋友共同关注绿色发展,一起参与到这场关乎人类未来的重要行动中来。

在当今社会,生态问题日益严峻,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天津理工大学的“碳”索绿境科普团通过在校园内开展的这些生动有趣的科普活动,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为孩子们的成长与未来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为建设绿色的地球家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衷心期待更多的高校与社会力量能够像他们一样,为孩子们打开生态文明的启蒙之窗,大家携手共进,共同向着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奋勇迈进!

天津理工大学“碳”索绿境科普团在第47个植树节走进天津工业大学附属小学开展科普活动。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如引用名句溯源、展示老树生态价值、进行手动实验等,激发学生环保意识,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写下环保承诺。学院发挥专业优势搭建科普体系,带动更多人关注绿色发展,呼吁更多力量助力生态文明启蒙,推动可持续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712.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