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3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新民晚报社携手上海市市场监管局、12345市民服务热线开展的“市场监管局长接热线”行动,以及“新民帮侬忙”推出的“3·15消费民生直播”。文中还提到了过去一年的消费诉求数据、“新民帮侬忙”征集消费维权线索的情况,以及去年和今年“3·15”期间的相关报道和关注重点。
今年3月15日,迎来了第43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这个重要的日子前夕,一场关乎消费者权益的行动正紧锣密鼓地展开。3月14日,新民晚报社携手上海市市场监管局、12345市民服务热线,将连续第六年发起“市场监管局长接热线”行动。与此同时,从3月13日至3月15日,“新民帮侬忙”在今日头条、抖音、微信视频号“上海时刻”“新民帮侬忙”等多个平台,连续三天推出“3·15消费民生直播”,旨在与广大消费者一起,共同构筑一个满意的消费环境。
一年接诉460万件
3月14日上午9时30分,备受关注的“市场监管局长接热线”行动将准时开启,这已经是该行动连续开展的第6个年头。市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陶爱莲将坐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现场接听市民来电,认真受理每一个消费诉求。黄浦区、静安区、虹口区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也会轮流接棒,他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倾听民声、回应关切。
数据统计显示,从去年3月15日至今年3月10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受理消费类市民诉求460.1万件。在众多的投诉类型中,按照投诉量排名靠前的分别为网上购物(占比75%)、售后服务(占比9%)、审验登记(占比6%)、各类服务卡券(占比2%)以及商品质量(占比1%)。这些数据反映出当下消费市场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急难愁盼,阿拉帮忙
自3月9日起,“新民帮侬忙”就开启了“3·15消费维权线索征集通道”,面向广大消费者广泛征集消费诉求线索。无论您是在线上购物时遇到商品质量问题,还是在线下消费中遭遇售后服务缺陷;无论是掉进了消费陷阱、遇到了坑客套路,还是发现了消费市场中的不良现象和潜在消费风险,都可以通过该通道提供线索。对于消费者遇到的各类“急难愁盼”问题,“新民帮侬忙”全媒体记者将全速出击,全程关注事件进展,并通过全网直播的方式,倾听民声、回应关切,助力打通消费领域的堵点、难点和痛点。
回顾去年“3·15”期间,“新民帮侬忙”发布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报道。比如暗访南京西路商圈时,发现80%的餐饮店扫码点单需强制授权手机号,部分商家以“会员半价”诱导信息收集,且隐私协议默认勾选等现象。经相关监管部门整治后,这些问题得到了全面整改;曝光“上海闪电快修”不明码标价乱收费、绕开平台支付等乱象后,平台及时退还了消费者相关费用;报道71岁老伯在眼科医院接受白内障手术后视网膜脱落、导致失明的案例,最终医院承认协调救治不力,与家属达成和解并致歉;还有新能源汽车知名品牌故障频发、知名外卖平台“沉睡账号”月月扣费等一系列问题,都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今年“3·15”期间,“新民帮侬忙”除了持续关注房产、汽车、网购、装修等传统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外,还将积极寻找“深喉”,揭露行业“黑灰产”等新型消费陷阱,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消费过程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统统交给“新民帮侬忙”!消费急难愁,阿拉帮侬忙!
热线预告
线索征集通道
今日头条号:新民帮侬忙
微信公众号:新民帮侬忙
移动客户端:上观App“帮侬忙”频道
本文围绕第43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介绍了“市场监管局长接热线”行动和“3·15消费民生直播”等活动。通过展示过去一年的消费诉求数据,凸显了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新民帮侬忙”积极征集消费维权线索,回顾去年的报道成果,以及今年将关注的重点,体现了媒体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多方携手共同为消费者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