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以泡泡玛特、《黑神话:悟空》以及部分网剧为例,讲述中国IP在海外市场逐渐崛起的现象,深入剖析背后的原因,如产品特色、品牌建设、文化影响力等方面,探讨中国企业从产品出海向品牌、IP出海转变的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等内容。
潮玩、游戏、网剧背后的中国IP出海:从产品升级到品牌
在海外市场上,中国的潮玩、游戏、网剧正掀起一股热潮。2024年11月30日,泡泡玛特西班牙首店落地巴塞罗那,开业前就有众多当地潮玩爱好者在店外排起长队。不同肤色的人们在粉丝带领下唱歌,路人也被感染加入,场面十分热闹。
泡泡玛特自2010年在北京中关村开设第一家门店后发展迅速,如今海外门店已达130多家,海外营收占比超45%。从韩国到欧美,泡泡玛特每到一处都能引发爆火场景。它的成功让人们好奇,小小的盲盒为何能激发如此强大的消费热情,这是跟风还是新的消费形态,这种成功是否可以复制呢?
《黑神话:悟空》宣传海报
《黑神话:悟空》在游戏界也大放异彩。在被誉为“游戏界的奥斯卡”的TGA2024上,它被提名四项大奖,最终斩获“最佳动作游戏”“玩家之声”奖。截至2024年12月,其销量超2500万份,在Steam平台收入超11亿美元,还受到50多家国际媒体高度评价。这款游戏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游戏制作技术,也展示了中国文化。
在网剧方面,《庆余年第二季》被迪士尼预购并全球同步上线,成为Disney +播出热度最高的中国大陆剧集;《与凤行》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有16种语言版本,在YouTube酷看频道创下近一年电视剧类最高观看量和付费订阅记录;网飞版《三体》上线10天观看人次超1100万,播放量在9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十强,小说全球销量突破3000万册,被译成35种语言。
泡泡玛特的成功有迹可循。2010年,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在北京中关村开设第一家门店,其IP迅速在国内流行。2018年,文德一加入泡泡玛特负责海外业务,他选择韩国首尔江南地区开设海外第一家门店,位置绝佳,次年店铺开业便一炮而红。之后泡泡玛特向东南亚拓展,在泰国受到泰籍明星喜爱,泰国公主也被拍到包上挂着LABUBU。如今泡泡玛特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全渠道入驻,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日本泡泡玛特潮玩店外等待进入的顾客
LABUBU是泡泡玛特原创IP,由中国香港艺术家龙家升设计。2015年龙家升创作绘本后LABUBU诞生,它逐渐成为“顶流”,2024年上半年贡献了13.7%的收入,仅次于MOLLY的17.2%。在泰国,LABUBU成为旅行伴手礼;在法国,卢浮宫旁商场的泡泡玛特店售卖的LABUBU冰箱贴很受欢迎。泡泡玛特的IP设计师来自全球各地,团队会根据各地粉丝需求反馈给产品团队,从而推出符合当地喜好的产品。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泡泡玛特海外爆火有三大因素。一是精准捕捉全球潮流玩具和收藏品需求,这种需求跨越文化和地域;二是产品设计独特、盲盒销售方式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三是品牌建设和营销出色,通过多种方式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泡泡玛特国内工厂制造品质高,玩偶很多环节手工制作,虽主要产能在国内,但也在尝试让供应链更贴近用户,如越南工厂生产占比在增加。王宁表示国家赋予了中国企业两个强大“武器”:中国市场和中国制造,这有助于形成系统化平台和深厚IP运营能力。
中国潮玩产业发展迅速,2023年市场总价值约6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潮玩市场份额20%,2015 - 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4%。中国潮玩“出海”势头强劲,中国玩具制造业的完整产业链提供了底气,潮玩产品兼具文化自信和全球化视野,企业注重打造IP生态,出口策略也与传统国货不同。
中国企业正从“产品出海”向“品牌、IP出海”转变。中国IP“出海”虽取得成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文化差异、市场准入门槛、知识产权保护等挑战。江瀚建议中国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深入了解目标市场文化和消费习惯、加强海外合作;蓝庆新则建议做好市场尽职调查等。
中国的潮玩、游戏、网剧等领域的IP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情况。以泡泡玛特为例讲述了潮玩IP海外爆火的过程、原因等,还提到《黑神话:悟空》等在游戏和网剧领域的成功。同时探讨了中国企业从产品出海向品牌、IP出海转变的趋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的策略等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