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区保障房改革:“以购代建”实现多方利好,津南区:保障房“以购代建”化解安置难题

天津市津南区在解决葛沽镇群众住房安置问题上,面对安置缺口大、过渡费攀升等难题,采取“以购代建”的举措,通过多方协商、合理分摊价格、出台相关机制等方式,最终实现了村民住房安置、政府支出减少、房地产企业获益的三方共赢局面。

在天津市津南区和泓葛沽湾首府小区,一幅温馨的画面正在上演。张秀起老两口正悠然地在新家的阳台上浇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回想起2018年拆迁后的日子,他们一家就像无根的浮萍,在外“漂泊”了近7年之久。直到今年年初,他们才终于搬进了这套89平方米的小三居室。张秀起嘴角扬起笑意,感慨地说:“住进新房子,心里很踏实。”

在津南区葛沽镇,像张秀起这样经历拆迁等待安置的家庭还有近千户。自2007年启动示范镇建设以来,葛沽镇累计拆迁了15568户,建设还迁房22237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系列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安置缺口大,高峰时未安置面积达14.5万平方米;过渡费不断攀升,每季度过渡费支出高达800万元。这一边是高额的政府财政支出,另一边是群众迫切的还迁需求,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摆在津南区面前的一道严峻考验。

面对困境,津南区提出了“政策合法、程序合规、资金平衡”的解题思路,一场以“消化存量房产”为契机的改革就此拉开帷幕。津南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和泓葛沽湾首府小区是新建商品房小区,存量房源较多,而开发商也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经过多方的积极协商,该小区成为了还迁目标房源。为了确保整个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项目严格遵循“村级申请、镇级研究、区级审批”的流程,并且聘请了第三方机构对小区的651套房源进行专业评估。在资金方面,为了破解难题,津南区协调区属国有企业先行垫付1.09亿元购房款,同时财政部门建立了资金动态监管机制,确保土地出让金与购房款形成良性循环。

走进和泓葛沽湾首府小区,记者在大门口看到张贴着清晰的“一房一价表”,每套房的补差价格一目了然。工作人员正在耐心地向未安置人员王先生解释相关政策:“您家原有安置面积80平方米,选这套105平方米的房子,补差部分按评估价可以打折……”整个选房过程严格按照“自愿申请、自主选房、自愿补差”的原则进行,通过“成本核算、市场评估、协商谈判、企业让利、政府激励”等方式,合理分摊政府采购价格和群众补差价格。

考虑到部分村民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津南区还出台了“待遇让渡”机制。以往是村民先置换后补偿,如今改为补偿款直接冲抵村民的补差房款,这一举措大大降低了置换门槛,让更多村民能够顺利实现住房安置。

通过这些努力,村民的住房安置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政府的安置费支出大幅减少,房地产企业也因此缓解了资金压力,获得了发展机遇。津南区保障房“以购代建”的举措,无疑带来了“三赢”的良好局面。

津南区葛沽镇在住房安置过程中面临安置缺口大、过渡费高等问题,津南区通过提出合理思路,以“消化存量房产”为契机开展改革,选定和泓葛沽湾首府小区作为还迁房源,在选房流程、资金保障、政策机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最终实现了村民、政府、房地产企业三方共赢的良好效果,为解决保障房安置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399.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