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外卖骑手社保问题,以京东集团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的举措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这一行动对灵活就业者保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骑手们的不同态度和面临的一些细节问题。
灵活就业需要灵活保障
外卖小哥的社保问题,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在当今社会,灵活就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社会保障需求日益凸显。2月28日下午,京东集团举行了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签约仪式。十几位骑手在现场正式签约,成为京东外卖的全职骑手。他们是首批享受京东全额缴纳五险一金社保成本的幸运儿。京东明确表示,自3月1日起,京东外卖的全职骑手们,都将与京东签署正式的劳动合同,这意味着他们将享受到更完善的社会保障。这场看似平常的签约仪式,实则在亿万灵活就业者的生存状态中掀起了波澜。变化源于2月19日,京东率先发声,宣布自3月1日起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社保,同时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随后,美团、饿了么等互联网平台也接连发布消息,将逐步为外卖骑手“上社保”,提高社会保障覆盖水平。或许这并非巧合。几天后,3月5日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也建议,“降低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参保门槛,将更多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在平台经济发展多年后,曾经因“劳动的零工化和过渡性特征”(源自孙萍《过渡劳动》)而受到影响的劳动市场结构,正在被重新审视和定义。随着“老龄化”的加速,2亿灵活就业者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显得更为迫切。3月的第一周,《IT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达达(京东旗下即时配送平台)骑手。不少人已经收到京东发来的定向全职骑手招募邀约,首批受邀者已完成电子劳动合同签署,成为京东外卖的全职员工。然而,也有一些受访者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邀约。京东相关人士向《IT时报》记者回复:“都是和京东直接签署合同,交五险一金,包括个人部分。”但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如到底按照怎样的社保基数缴纳?全职骑手和众包骑手有哪些区别?是否有名额上限?京东对社保个人部分的“包圆”会持续多久?这些都还需要京东用实际行动来给出答案。需要回答这些问题的不仅仅是京东。4月,美团的骑手社保计划也将上线,据媒体估算,符合条件的骑手或将高达80万。而更多的灵活就业者,如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咖啡师、主播等,同样在等待他们的社保答案。
首批骑手已接到定向邀约
“只要单量和客单价不降,交社保当然是好事。”刘明(化名)已经在上海跑了一年多的外卖,他是达达骑手,加入达达小队接近一年,收入相对稳定,去年平均每个月能拿到9000多元,一天单量在60 - 70单左右。3月4日上午,刘明接到了来自达达秒送的定向邀请。他向记者出示的邀请信息显示,“基于您在平台跑单的良好表现,拟邀请您成为京东的全职骑手。工作人员将与您进行电话联系,请您注意接听电话,经电话面试和资格审核通过后,可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后续也会为您缴纳五险一金,且由公司为您承担个人缴纳部分”。还在等待电话的刘明告诉《IT时报》记者,小队里比他早两天收到通知的同事已签约入职,但还不太清楚社保要如何缴纳。在上海跑了十年的“老达达”李兵(化名)则还未收到邀约。李兵曾是达达骑手小队的队长,年前因老家有事回去一段时间,现在属于众包骑手。他说:“我周围也有几个人接到了邀约,但不知道确切的标准是什么。”京东相关人士回复记者:“我们会根据过往跑单情况、骑手经验、用户满意度等多维度对骑手进行综合评估,也充分尊重骑手的个人意愿,双向选择同意后,正式录用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此项举措包含现有骑手和新加入的骑手。”然而,这些维度的具体指标是多少?有没有衡量标准?缴纳社保的基数是骑手的实际收入还是社会最低基数?截至目前,这些问题还没有更清晰的答案。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接到邀约的骑手以原先的“小队骑手”居多。李兵告诉记者,众包骑手可自由接单,不受束缚,而“小队骑手”需接受站点的排班管理和单量考核,但同时也拥有优先抢单权和取消权,平台优质订单派发也会向“小队骑手”倾斜。从形式上看,“小队骑手”更接近全职骑手。据第一财经报道,已经与京东外卖签约的全职骑手表示,签约后并非仅配送京东App里“品质外卖”的订单,来自达达的商超订单同样可以配送,收入与此前持平。不过,作为全职骑手,在服务方面获得了更多的培训,包括与客户的沟通话术、服务要求等。目前,京东对全职骑手每日上线时间并未有更详细的要求,配送区域也没有太多变化。
尽管京东这一激进的政策引发了行业震动,但京东正在以此逐步入局外卖市场。最近,李兵感觉京东外卖的单量比以前多了一些,身边也有骑手听说京东要交社保而选择加入。《IT时报》记者也注意到,自2月以来,京东品质外卖的入驻商家明显变多,可以选择的外卖品类也更多,此前多为大米先生、瑞幸等连锁品牌商家,现在可以在平台上看到“淮南牛肉汤”“羊杂汤烩面”等个人商家的店铺。
过渡劳动:社保认知的温差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外卖骑手都愿意做全职骑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孙萍所著的《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一书中,将外卖骑手的劳动描述为一种“过渡劳动”的状态,“来去自由”“过渡一下”成为很多劳动者送外卖的初始动机。因此,在李兵身边,不少骑手为了工作时间自由选择不加入小队。而另一位达达骑手也告诉记者,之所以不去其他外卖平台,就是觉得达达更自由,限制更少。“我不会因为谁为骑手交社保就选择‘跳槽’。”在老家丹东跑了几年达达的骑手赵路(化名)来上海两年,现在是一名美团骑手,“选平台还是看哪里的单子多,收入高”。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新就业研究课题组最近发布的《以骑手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研究报告:职业技能与跑单时长对收入的共同作用》(以下简称“报告”)中建议,骑手社会权益保障方案需要兼顾骑手职业的灵活性、流动性等特征,在保障从业者的现金、自由等需求的基础上,做个性化设计,不适合简单套用过去的“五险一金”。今年两会上,李东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下调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统筹基金缴费费率,减轻缴费负担;二是建立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纳动态调整机制,提供月度变更缴费档次的机会;三是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工伤、失业等部分险种的社保参保限制,统一全国参保条件和标准。无论如何,政府和企业有责任和义务为劳动者提供各种保障方案,而在此前提下,灵活就业群体应该有选择的自由。“你要相信,做出的选择对自己是有利的。”陆铭说。
本文围绕外卖骑手社保问题展开,介绍了京东为骑手缴纳社保的举措及其引发的行业连锁反应,同时也提及两会对灵活就业者权益保障的关注。文中还分析了骑手们对于成为全职骑手的不同态度,指出保障方案需兼顾灵活性。整体反映了当前灵活就业者社保保障正处于变革和完善的阶段,政府、企业和灵活就业群体都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