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14岁少女花150元文身却需花费76万清洗这一事件,深入探讨了未成年人文身现象背后的文身行业乱象、立法与监管空白问题,同时详细阐述了未成年人文身带来的多方面危害。
近日,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一名年仅14岁的少女花了150元去文身,然而经专业鉴定,想要清洗掉文身竟需要进行8次激光治疗,花费高达76万余元。女孩的母亲在发现未成年女儿文身后,毅然将文身商家诉至法院索赔。最终,法院经过审理,判决文身店主承担60%的责任,先支付一次清洗费9.6万。对于这一判决结果,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判得不冤”,认为这给文身行业敲响了警钟。
近年来,文身似乎成为了青少年彰显个性的一种“肌肤印记”。一些青少年出于从众或者叛逆心理,一时冲动就跑去文身,可之后往往又追悔莫及。而且,文身行业存在着诸多严重问题,普遍存在资质缺失、卫生条件不达标、设备消毒不规范等情况。尤其是违规向未成年人群体提供文身服务的现象,广遭社会诟病。其引发的法律风险和社会危害,绝对不容忽视。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未成年人文身等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他们建议加大对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处罚力度,对于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的个人或组织,要依法从重处罚。
目前,文身行业存在着立法与监管的空白。据法治日报报道,近年来文身行为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不少未成年人由于受到图案冲击、新奇感以及偶像影响等多种因素的叠加,盲目跟风去文身。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新乐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陈莉娜指出:“尽管《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明确禁止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但仍有部分商家为了牟利而违规操作。未成年人只需提供虚假身份证明就能完成文身,并且文身图案很多都涉及暴力、色情等不良元素,这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文身店不能接待未成年人,这是行业的基本道德底线。”
陈莉娜还称:“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文身行业的法律法规,存在立法滞后与监管空白的问题。现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并未将文身纳入许可范围,部分地区虽然尝试通过在经营范围标注‘禁止未成年人文身’来进行约束,但对于卫生标准、从业人员资质等核心问题,仍然没有明确规定。而且文身行业归属监管尚不明确,市场监管、卫健、公安等部门存在职责交叉的情况。”
据央广网报道,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辽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李紫微经过调查发现,2022年6月,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对加强未成年人文身治理提出了系列工作举措。该办法明确了文身服务提供者的禁止行为、部门审批监管职责等内容,但对于违反规定向未成年人文身的经营者如何处罚、具体由哪个部门处罚,并没有明确规定。此外,在没有出台相关规定的省份,未成年人及家长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文身店交涉、提起诉讼,检察机关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提起公益诉讼,消耗了当事人大量的精力和司法资源。而最终大多数结果只是责令文身店改正违法行为,承担未成年人文身清洗费用、没收违法所得等,对文身店及经营者并没有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
针对这些问题,李紫微建议,国家应出台、完善违规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处罚措施,对违规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文身店和个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对于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的个人或组织,要依法从重处罚。另外,应明确责任界定,无论未成年人是否通过欺骗手段获取文身服务,文身经营者都应承担主要责任。文身经营者有义务对前来文身的人员进行身份核实,若因疏忽未履行该义务,即为违规行为。对于明知购买者将用于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而仍然出售设备的,应依法追究其相应责任,如罚款、吊销生产或销售许可证等。网络平台应对涉及文身服务的广告、宣传内容进行严格审核,若发现有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相关信息,应及时删除,并向监管部门报告。对未履行审核义务的网络平台,依法给予相应处罚。
此外,李紫微还表示,可建立健全文身行业监管机制,对文身店进行资质审核和日常监管,确保文身师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同时,建立举报奖励机制,设立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对违规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行为进行举报。对举报属实者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发社会监督的积极性。
那么,未成年人文身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
易感染
文身本身属于有创行为,是通过用针刺破皮肤后将颜料渗入的方式形成永久色素沉着,从而产生长期留存的图案。这种方式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皮肤发炎,并伴随感染风险。在临床上,曾有人因为文身的材料、器械的消毒不严格而患上了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难复原
文身的过程会对人体皮肤细胞、神经细胞造成破坏,文身的色素一般都是植入真皮层,不易自行消失。洗文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完全清除文身而不留疤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且常用的激光清除过程中存在明显痛感,累计需要清除4 - 5次,每次间隔3个月,总体清除周期在1年以上,所需费用也不少。
就业受限
《公民应征入伍体检标准》第十一条规定:面颈部文身,着军队制式体能训练服其他裸露部位长径超过3cm的文身,其他部位长径超过10cm的文身,不合格。根据《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第一部分人民警察职位第四条规定:文身,不合格。中国民航大学在2022年航空专业部分省市专业体检形式调整通知中的体检项目包括:裸露部位有无文身及伤疤。
易标签化
未成年人文身后,容易遭受社会公众的负面评价,给未成年人造成心理创伤。而且文身行为还会在未成年人群体中产生模仿效果,容易互相效仿。
潜在危害
未成年人文身图案、符号、文字等往往传递着封建迷信、江湖义气、帮派文化、境外文化等有害思想,这有悖于健康良好社会风向的形成,与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有的甚至还会诱发违法犯罪,进一步扩大文身行为在未成年人群体中的潜在伤害。
本文通过14岁少女文身高额清洗费事件引出未成年人文身现象,深入剖析了文身行业存在的立法与监管空白问题,详细阐述了未成年人文身带来的易感染、难复原、就业受限、易标签化和潜在危害等多方面危害。代表委员们提出的相关建议,为解决未成年人文身问题提供了方向,亟待完善立法和加强监管,以守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