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科普计划2.0”扩容,让科学知识在地铁飞驰中传播

2025年“地铁科普计划2.0”科普矩阵扩容的相关情况,包括线路增加、播出次数增多,科普内容的覆盖特点和效果,以及项目的精准传播模型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025年,科学技术新知的流动课堂、都市生活的智慧补给站——“地铁科普计划2.0”科普矩阵迎来了再度扩容。3月11日,记者从省科协了解到了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

此次升级,科普进地铁覆盖网络有了显著的变化。原本的5条线路如今增加至10条线路,播出次数也从每天8次提升到了12次。这意味着科普知识能够以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频率传递给乘客。

升级后的科普内容实现了全天候、高密度覆盖。在这10条线路的地铁车厢内,每日都会循环播放12次科普短视频,每次视频时长为15秒。从高深的量子计算到神奇的基因编辑,从当下热门的碳中和到前沿的人工智能,200余个前沿课题轮番在车厢内的屏幕上登场。经过统计,全年科普视频总播放量将突破40000次。这庞大的播放量意味着每天有超百万人次的乘客能够与科学知识“同车而行”。据相关数据显示,该计划单日最高触达量可达150万人次,预计全年科普受众将突破3亿人次。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工作人员介绍,项目充分依托地铁日均数百万人次的客流优势,构建起了精准传播模型。具体来说,通过热力图分析乘客在车厢内的驻留时长,以此来优化内容投放策略,让科普内容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呈现给乘客;通过效果追踪,评估科学信息在乘客脑海中的留存率;通过行为干预,推动科学知识转化为乘客的实际行动。从数据来看,采用“碎片化接触 + 体系化吸收”模式后,科学信息留存率有了显著提升,甚至部分科普内容直接影响了乘客的日常行为,充分展现出科学传播的深远价值。

展望未来,郑州地铁科普生态还将有更多的发展举措。通过扫码延伸学习、主题专列联动等方式,把这15秒的短视频扩展为可持续的知识体系。持续打造城市科普的“强磁场”,让地铁那疾驰的车轮带动科学素养的提升速度,为现代都市注入澎湃的知识脉动。

本文介绍了2025年“地铁科普计划2.0”科普矩阵扩容情况,包括线路和播出次数增加,科普内容实现全天候、高密度覆盖,预计全年受众突破3亿人次。项目依托地铁客流构建精准传播模型提升科学信息留存率。未来还将拓展科普方式,打造城市科普“强磁场”,推动科学素养提升。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133.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