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针对加拿大歧视性关税措施所做出的反歧视调查裁决。介绍了调查的背景、依据的法律条文,以及调查的详细情况等多方面内容。
据新华社消息,商务部于8日公布了对加拿大反歧视调查的裁决公告。经深入调查后,作出了肯定性的裁决结果,进而依法针对加拿大的部分商品实施加征关税的反歧视措施。这一事件可不简单,这是中国首例反歧视调查,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也是首例。就在同一天,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也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指出,从2025年3月20日开始,对于原产于加拿大的菜子油、油渣饼以及豌豆,要加征100%的关税;而原产于加拿大的水产品、猪肉则加征25%的关税。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周晓燕表示:“本次调查是中国首次运用反歧视调查工具,针对外国(地区)对华歧视做法展开调查并实施措施。近期,商务部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开创性地启用新的调查工具,这充分展现了中国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来维护国家利益以及企业正当权益的坚定决心。”那这个调查到底是为什么会发生呢?相关的法律授权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加拿大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措施,从2024年10月1日起,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自2024年10月22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这些举措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因此,商务部依据法律规定,依法运用对外贸易调查工具,首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授权,于2024年9月26日对加拿大开启了首例反歧视调查。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指出:“加拿大盲目地跟从美国,自己根本没有进行调查研究,这种做法极其主观、充满恶意,而且肆无忌惮,属于明显的歧视性禁止和限制措施。我们发起‘反歧视调查’,就是要用合规合法的手段来捍卫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周晓燕介绍,从国内法律的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的相关规定,如果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在贸易方面采取歧视性的措施,就可以依据该法律启动对外贸易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促使相关国家或者地区重新审视,直至取消其贸易限制措施。其中,该法第七条规定,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在贸易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国家或者该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为了维护对外贸易秩序并且执行上述规定,可以自行或者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发起相关调查。第三十七条规定,启动对外贸易调查时,由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发布公告。调查可以采用书面问卷、召开听证会、实地调查、委托调查等方式进行。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调查报告或者作出处理裁定,并且发布公告。从国际规则方面来看,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包含“非歧视性”“公平贸易”和“透明度”。加拿大方面的这些举动严重违反了世贸组织的这三个基本原则,公然对国际贸易秩序进行挑衅。所以,中方进行反歧视调查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国内法上具有合法性,在国际法上也具有正当性。作为中国首例反歧视调查,具体的调查情况是怎样的呢?商务部8日发布的公告附件长达21页,里面详细地介绍了本次调查的程序、被调查的措施、被调查措施的歧视性分析、被调查措施的影响、反歧视措施建议以及调查结论等内容。周晓燕表示:“和加拿大未经调查就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产品采取加征关税限制措施不同,商务部是经过充分调查才得出结论的。”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商务部通过问卷调查、接收评论意见等方式,收集了加拿大政府以及政商界的官方文件和相关材料,统计了受到加拿大措施影响的3大类205个税号产品的情况以及海关数据,调查了国内产业、企业受到影响的情况,共有5家商协会以及165家国内企业参与了调查并且提交了评论意见和答卷。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中方曾经多次反对加拿大的限制措施,但是加拿大方面不顾中方的多次反对和劝阻,在未经调查的情况下,就对从中国进口的相关电动车辆、钢铁和铝等产品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这破坏了双边的经贸关系,扰乱了正常的贸易秩序。针对加拿大随意加征关税的行为,商务部宣布采取相应的措施,最终对加拿大的部分进口产品实施加征关税的措施。经过调查,商务部认为,加拿大被调查的措施在政策目标、程序设定、措施实施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歧视性,加拿大的措施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七条规定的情形。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敦促加拿大方面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限制措施,消除不良影响。商务部发布公告的当天,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六大商协会马上发声,表示坚决支持商务部对加拿大反歧视调查的裁定。周晓燕说:“通过这次调查,中国在贸易法领域建立起了反歧视调查制度,丰富了中国捍卫国家权益和维护产业利益的手段。”
本文总结了中国商务部对加拿大进行反歧视调查并作出裁决这一事件。从事件背景、法律依据、调查过程到最终结果以及各方反应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展现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积极维护自身权益、遵循法律规则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这一事件对中国贸易维权手段的丰富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2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