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连祥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的事件,引出电信网络诈骗相关情况,如河南团人大代表提到的涉黑案件下降而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增长,以及“两高”报告对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的回应。同时还列举了“两高”报告中其他具有社会行为规范导向作用的案例,如行人闯红灯相关判决、社区矫正人员救人减刑以及正当防卫的相关认定案例等,最后指出“两高”报告引发全民关注体现了法治文明的进步。
“我就是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人啊。”就在昨天下午,全国政协委员李连祥在针对“两高”报告展开讨论的时候,无奈地说出自己也是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你能想象吗?有人盗用他的头像开设社交账号,还模仿他的声音,在语音电话里指挥他单位的会计和出纳,就这样,30万元就被转走了。
河南团人大代表在今天提到一组数据,着实让人深思。去年涉黑案件下降了4.4%,可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却增长了26.7%。这一降一增的数字对比,一方面表明大家对涉黑案件的打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电信网络诈骗愈发猖獗。不过,这也说明对于大家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力度正在不断加大。从“两高”报告就能够看出来,两份报告都专门用了一定的篇幅来回应惩治电信网络诈骗这件事情呢。就拿检察机关对缅北明家犯罪集团及关联犯罪集团39人提起公诉这件事来说,这就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众多行动中的一个典型缩影。
一个案件的判决结果,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社会行为规范起到引导方向的作用。在最高法和最高检的报告里,就存在不少这样具有导向意义的案例。比如说,有行人闯红灯,结果导致他人摔倒被车轧身亡,最后法院依据法律判定闯红灯的行人构成交通肇事罪。而那些符合安全驾驶规范、确实是因为躲避不及才导致他人死亡的机动车司机,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再举个例子,有社区矫正人员,他勇敢地跳入赣江去救落水老人,江西检察机关积极推动认定其有重大立功表现,并且监督对其予以减刑。这一举措有力地支持了这种充满正能量的善举,旗帜鲜明地弘扬了见义勇为的精神。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电影《第二十条》里检察官的这句话,让大众对正当防卫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报告里有两个具体的案例。巢某在面对持凳追打的滋事者时,将其划伤;徐某在非法闯入家中对自己持续殴打的施暴者面前,将其砍伤。广东、上海的检察机关都认定他们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在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经过审查认定属于正当防卫的,依法不对334人进行逮捕和起诉,持续落实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彰显“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一理念。
在如今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两高”报告引发的全民关注,本质上是法治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尺。它就像一把尺子,丈量着每一个人对公平正义的感知温度,同时也记录着法治中国不断前行的脚步。(郑凯 曹源 刘韬)
本文总结了政协委员遭受电信网络诈骗事件,阐述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增减趋势以及“两高”报告的应对。同时详细介绍了“两高”报告中的多种典型案例,包括与交通肇事、减刑、正当防卫相关的案例,这些案例体现了法律对社会行为规范的导向作用,最后指出“两高”报告受全民关注体现法治文明进步。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