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助力胡张庄走向全面振兴 胡张庄村的致富路:基层党员代表的坚守与担当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东丽区华明街道胡张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宝玲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的发言内容,展现她作为基层党员和人大代表,坚守初心,带领乡亲们在致富路上不断探索,通过找到三把“金钥匙”,使胡张庄村逐步走向全面振兴的历程。

人民网北京3月8日消息(记者陈曦),在3月8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里,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东丽区华明街道胡张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宝玲,面对记者提问作出回应。她身为基层党员以及全国人大代表,始终秉持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在致富的道路上要带着乡亲们奋力前行,始终坚守自己最初的本心和曾经许下的承诺。

杨宝玲介绍说,胡张庄村往昔的生活状况极为艰苦。这个村庄有着诸多先天不足之处,像“芦苇荡、盐碱地、土坯房”,这种情况导致当地流传着“有女不嫁胡张庄”这样的说法。不过,这里也并非毫无优势可言,其土壤中富含大量的钾元素,这使得种出来的葡萄口感香甜,这也算是一种独特的资源优势。那么,如何突破乡村发展面临的困境,从而达成全面振兴的伟大使命呢?杨宝玲和乡亲们不断地思索、权衡,逐渐地找到了开启绿色发展道路的“金钥匙”。

这其中的第一把“金钥匙”,便是让葡萄藤结出“致富果”。回溯到2008年,杨宝玲就带领着大家精心制定了胡张庄村的发展规划。他们以葡萄这个极具优势的产业为切入点,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例如,对田间道路进行硬化处理,使交通更加便利;疏通沟渠,保障农田的灌溉与排水;对电线线路进行提升改造,确保农业生产用电安全稳定;建设农业生产用房和冷库,为农产品的储存和加工提供保障;引进大棚种植项目,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并且和葡萄酒厂建立营销网络,成功地打通了农产品向外运输销售的“致富之路”。到了2021年,胡张庄葡萄顺利完成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还被列入全国“一村一品”创建名录之中。

第二把“金钥匙”,是让盐碱地长出“丰收苗”。胡张庄处在天津市东丽区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内,这里除了拥有2000亩的葡萄园之外,还有3000亩的养殖水面。“我们秉持着一手抓葡萄种植,一手抓水产养殖的理念,持续不断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从而让曾经的盐碱地变成了乡亲们发家致富的‘绿色银行’。”杨宝玲说道。

第三把“金钥匙”是让“北大荒”种出“幸福花”。胡张庄村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当下,这个村庄正在深入挖掘各类资源,全力打造集田园风光、休闲采摘、文化旅游、教育研学为一体的“沽上田园”项目。通过这个项目的推进,实实在在地加快了乡村振兴的速度。如今,胡张庄正在精心打造农文旅一体化的项目。

杨宝玲表示:“我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对农村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到如今,我已经扎根农村基层长达40多年了,对于胡张庄这片土地,我有着深深的热爱,我愿意坚守在这里,和乡亲们一同为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继续鼓足干劲努力奋斗!”

本文总结了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努力与贡献。她以三把“金钥匙”为策略,克服胡张庄村先天的劣势,发挥资源优势,在葡萄种植、盐碱地利用和乡村文旅项目打造等方面积极作为,体现出基层党员的担当和对家乡的热爱,这种精神值得推崇,也为其他乡村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997.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