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详细讲述晚清机制币中“北洋造”钱币的起源、发展历程、不同版别、铸造量以及其在交易市场中的情况等内容。
在晚清的机制币体系里,有一类币面写着“北洋造”的钱币,其根源可追溯到晚清政府制造军火的北洋机器局。早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时候,北洋机器局购入了机器用于制造方孔铜钱。然而,由于当时铜价不断上涨,这一制造铜钱的计划遭遇了严重亏损,最终不得不停产。时光来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造机器局在原本制造铜钱的机器上,尝试制造了二角、一角以及半角这三种小面额的银币。就在这一年的年底,北洋机器局正式开始铸造银元。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该局所铸造的银元,与其他省份有所不同。其他省份多以两、钱来计算面额,而北洋机器局铸造的银元则是以圆、角为计数制面额。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局造五角银币 成交价格96.6万元依据海关报告的记录,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所铸造的银币数量为:“计一圆3000枚,五角2500枚,二角12500枚,角5000枚,半角7000枚,共值银7600圆。”这个时期所铸造的银元主要用途是发放军饷。但是,由于一圆主币的成色不足,遭到了钱庄的拒收,随后当局只能被迫收回重新铸造。
光绪三十三年北洋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 成交价格97.75万元在众多的北洋造银币当中,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局造光绪元宝壹圆有着独特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最早标有“壹圆”面额的银圆,而且与后来年份的发行量相比,其发行和流通的数量也是极为稀少的。(据记载,在随后的光绪二十三年、二十四年,“壹圆”面额生产量分别为112万与280.6万枚)。
光绪二十三年北洋机器局造凹点三角眼龙版壹圆银币 成交价格103.5万元光绪二十二年版的银币与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两版相比,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其背面没有“大清”的英文“TA TSING”字样。这三年的面额都分别有壹圆、五角、二角、一角、半角。从光绪二十五年开始,北洋造版别发生了改变,改为和其他省份一致的计重制。就像本文中的图片所展示的那样,币文从“北洋机器局造”改为“北洋造与北洋”,版别面额分别有:库平一两、库平七钱二分、库平三钱六分、库平一钱四分四厘、库平七分二厘、库平三分六厘。
光绪二十四年北洋机器局造壹圆银币 成交价格120.75万元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洋机器局在这一年的五月底被摧毁。这一年光绪元宝的产量虽然没有统计数据可查,但可以推测产量是比较低的。两年之后,袁世凯在河北西窑洼新开办了北洋银圆局,专门从事造币工作。至此,光绪元宝北洋造得以继续铸造。到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财政部整顿币制时,局名变更为“户部造币总厂”、“度支部造币总厂”。不过,由于币制尚未确定,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7年),币上的铭文才改铸为“造币总厂”。所以,北洋造光绪元宝的版别一直延续到三十四年。其中,由于当时北洋政府选择北洋银圆作为新国币发行前过渡期的官方结算支付标准,导致各地造币厂纷纷转而生产北洋银元。因此,北洋造光绪元宝三十四年(1907年)是北洋造银币中铸造数量最多的品种。在交易市场上,北洋造银元因为版别不同、稀缺程度不同,价格也有所差异。其中,“大清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局造壹圆”最为稀少,而北洋造三十四年的数量最多。关于北洋造银元的价格情况,本文出示了部分北洋造流通版银币的价格以供参考。
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局造壹圆银币 成交价258.75万元本文的藏品图片来源于诚轩,若有侵权联系即删。湖南中历收藏品鉴定中心于2014年成立,是我国合法的第三方专业鉴定机构。十年来,该机构专注于瓷器、铜器、钱币、陨石、玉器等各类收藏品的鉴定服务。多次为司法机关提供多类收藏品的司法鉴定服务,也为个人藏家、民间博物馆、收藏品交易与损坏赔偿提供了公正客观的鉴定意见。中历专注服务秉承长期思维的理念,在市场上一直备受瞩目,在收藏品鉴定行业中一直深受市场信赖。对古瓷器鉴定采用传统眼学鉴定或者科学辅助眼学综合鉴定方式,鉴定结果客观公正,证书得到了专业人士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过程公开透明,藏家可以全程参与。
晚清的北洋造币有着丰富的发展历程,从北洋机器局的起源,到生产银币的尝试与发展,经历了不同版别、铸造量的变化以及外部因素如战争的影响。同时,在交易市场上不同版别的北洋造银元价格因稀缺度不同而有差异,还介绍了相关鉴定机构的情况。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