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所作的工作报告进行详细解读,包括案件审理数据、典型案例等内容,展现最高法在维护国家安全、打击犯罪、服务社会发展、保障民生等多方面的工作成果。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作出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这一报告犹如一面镜子,全面反映了2024年最高法的工作概况。从案件数量来看,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收案34898件,结案32539件,同比分别增长65.5%、82.2%。而全国各级法院收案4601.8万件,结案4541.9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0.3%。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个司法案件的处理与审结。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方面,“两高三部”共同制定并实施了《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彰显了我国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的决心。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也是工作重点之一。例如,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万件8.2万人,同比增长26.7%,并且依法严惩涉缅北等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这一成果,无疑对打击诈骗犯罪、保护民众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在依法严惩腐败犯罪方面,成绩斐然。依法惩处了孙志刚等48名原中管干部,对李建平依法核准死刑。在足球领域系列腐败案中,依法对杜兆才、陈戌源、李铁等定罪判刑,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在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审结侵犯商业秘密、串通投标等不正当竞争案件1万件,为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司法保障。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依法妥善审理涉人工智能纠纷案件,支持其依法应用,同时惩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侵权行为,以促进该领域规范有序发展。服务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切实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对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案件进行审查,防止以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依法再审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46件72人,改判13人无罪,并且严惩对企业造谣抹黑、敲诈勒索等犯罪行为。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方面,协同生态环境部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为环境保护贡献司法力量。服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发布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典型案例,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我国的涉外审判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诸多案例被收录至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法规判例法系统”,相关裁判规则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最高法在用心用情办好百姓身边案方面也做出了诸多努力。制定适用民法典相关司法解释,对诸如父母为已婚子女购房、以离婚方式逃债、恶犬伤人等争讼问题明确裁判规则。发布涉养老服务纠纷典型案例,推动养老机构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并加强服务场所适老化改造。司法守护“半边天”,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6351份,同比增长11.5%,对无视禁令、滥施威胁恐吓的行为人以拒不执行裁定罪判处刑罚。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面,审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万件4.1万人。对拐卖儿童的余华英和强奸未成年人、性质极其恶劣的郭某某等,依法判处死刑。同时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治理,对未满十四周岁初中生杀害同学埋尸案主犯依法顶格判处无期徒刑。在司法制度建设方面,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上级法院提级审理新类型、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件2950件,同比增长33.8%,有助于统一裁判尺度。同时加强审判质量管理,精简优化管理指标,为基层减负。而2025年,各级法院将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履职尽责、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等工作重点继续前行。工作报告中的案例也多种多样,如足球领域系列腐败案,众多相关人员被依法判刑;余华英拐卖儿童案最终执行死刑;石某偷拍盗摄案被依法惩处;偷扣98万部老人机话费案的主犯被判刑;首例“职业闭店人”承担清算责任案得到公正审判;行人闯红灯致人摔倒被轧身亡案也依据法律做出合理判决等。这些案例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最高法在各类案件中的司法公正。
本文总结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最高法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案件数量、各方面工作成果(如维护国家安全、打击犯罪、服务社会发展等)以及典型案例等,展现了最高法在2024年的工作情况以及2025年的工作方向。这些工作成果体现了最高法在司法公正、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维护人民权益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