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党委书记及董事长马新强接受采访时透露的华工科技在激光领域的发展情况,包括突破国外技术垄断等成果。
3月8日这一天,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第二场“代表通道”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在这个备受瞩目的场合,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的话语,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华工科技在激光领域辉煌成就的大门。
激光,这个被赞誉有加的神奇事物,有着“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的美誉。它就像一把万能钥匙,广泛地融入到各个行业之中,手机和汽车行业更是与它息息相关。你能想象吗?在手机和汽车制造中,竟然有多达70%的零部件制造加工都离不开激光技术。然而,在国际舞台上,激光技术一直被发达国家严格管制,这就像一道无形的枷锁,让我国在这一领域长时间处于被掣肘的境地。
面对这样的困境,华工科技没有丝毫退缩,而是多年来持续发力,坚定地踏上奋起直追的征程。就拿汽车白车身激光焊接装备来说,这一装备的研制成功意义非凡。它就像一颗重磅炸弹,一举轰破了国外近40年的技术垄断壁垒。这一突破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就像遭遇了雪崩一样,一下子下降了40%以上。而且,华工科技在这方面的技术速度惊人,现在仅仅用43秒就能完成一辆新能源汽车车身的激光焊接,这个速度在行业内堪称最快。目前,这款产品在国内市场可以说是独占鳌头,市场占有率高达90%。在服务汽车产业方面,它的贡献也不容小觑,已经服务下线车辆超过4500万辆。除此之外,华工科技还积极拓展,开发出100多套激光装备,为汽车产业链的零配件提供服务多达一千多组,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马新强充满自豪地表示,华工科技如今已经实现了华丽转身。不仅仅是高端激光装备能够替代进口产品,而且还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产品订单量甚至超过了国际品牌。这就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选手,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跑完了国外巨头30多年的产业化路程,并且创造了行业领域70多项中国第一的壮举。华工科技还主动挑起大梁,牵头制定了中国激光行业首个国际标准。其产品在全球市场上也是一路高歌猛进,以每年35%的增长速度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彻底改写了全球激光产业格局,让更多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能够用得上那些高精尖的激光装备。
如今,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宣告,中国激光产业已经昂首阔步地迈入了全球第一方阵。但是,马新强也深知,创新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华工科技将继续埋头苦干,不惧艰难险阻,奋勇争当高端装备产业创新的排头兵。
本文总结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介绍的华工科技在激光领域的成果。包括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高端装备替代进口并出口、创造众多中国第一、制定国际标准、改写全球产业格局等,同时也表明华工科技将继续在创新道路上前行。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