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盗版资源对内容行业(特别是影视行业)造成的严重侵蚀,如《哪吒之魔童闹海》遭遇盗版侵权,四大长视频平台每年因盗版损失超150亿,分析了盗版行为的多种形式包括通过资源公众号、网盘、短视频平台等侵权,还探讨了盗版对创作者、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最后介绍了代表委员从法律、多部门协同、平台责任、公众意识等方面提出的治理盗版的建议。
在当今时代,盗版资源如同汹涌的潮水,正在不断地侵蚀着内容行业的根基。
就拿今年来说,《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在登顶内地影史总票房榜的辉煌时刻,却也难逃盗版的厄运,深陷侵权盗版的痛苦之中。安徽的唐某等人搭建盗版影视网站和App(应用程序),传播包括《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内的侵权盗版电影作品,还借此牟利,涉案金额竟然高达1200余万元。这仅仅是一个例子,实际上类似的盗版行为就像隐藏在暗处的蛀虫,直接对内容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根据《2024中国剧集产业年度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优爱腾芒这四大长视频平台一年因为盗版所遭受的损失超过了150亿元,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全国两会期间,针对这种情况,全国人大代表、编剧赵冬苓提出了加强网络版权保护,以此来促进影视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也发出了“着力保护文化产业版权”的强烈呼声。他们都敏锐地察觉到,搜索引擎、网盘和短视频平台等存在的盗版风险是不容忽视的,必须要建立多部委综合治理机制,压实平台责任,同时提升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
现在的情况是内容产业面临着“播出即盗版”的严峻局面。四大长视频平台一年因为这个问题损失超150亿元。一旦有爆款内容出现,就像是吹响了盗版者的集结号,蛰伏在各个不同平台的“资源公众号”“资源群”“网盘资源站”等就开始活跃起来。同时,那种“三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的解说如今已经延长到用小时来计算,甚至把完整的影片进行“拆条”然后重新组成“合集”,设置自动连播之后就能够模仿原作品播放。
赵冬苓指出,浏览器及搜索引擎聚合盗版网站已经成为侵权的重灾区。部分浏览器及搜索引擎利用算法推荐,把盗版网站推到首页推荐位置,还通过诸如“免费在线观看”这样的搜索联想词来精确推荐盗版网站,并且将它们放在搜索结果的首位或者前列进行聚合推荐,从而增加这些盗版网站的曝光度和流量。
不仅如此,部分浏览器及搜索引擎还采取屏蔽广告等手段,使得盗版网站的视频播放界面看起来更加简洁清爽,并且为盗版视频资源提供高清播放、下载、网盘缓存、极速播放等服务,这就形成了对正版视频平台内容与服务的全方位替代。
赵冬苓还认为,分钟级同步更新、订阅式传播、网盘搜索或拉新工具等因素,正在让网盘平台变成侵权的温床。短视频平台侵权泛滥的情况同样不能被忽视。她说:“短视频平台的侵权数量一直处于高位,单部热播剧剧集被侵权的视频数量超过10万条是很常见的情况。从播放量来看,也常常能够达到数十亿,甚至是百亿级别。”
甚至曾经经常被批评的短视频平台,其短剧也出现了盗版现象,这些盗版短剧在其他内容平台、二手平台上售卖,价格低得惊人,可低至1元以下。
盗版问题已经严重困扰着内容行业。赵冬苓认为,盗版资源对影视类文化产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产生了不良影响,它像强盗一样攫取了影视创作者从影视作品中本应获得的收益,严重挫伤了整个行业的市场信心和投资热情,给影视文化产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同时也直接导致创作者的收入锐减,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创作积极性。从《2024中国剧集产业年度发展报告》中的统计数据就能看出,优爱腾芒四大长视频平台一年因盗版所遭受的损失超过150亿元。
“影视行业的从业者们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计成本、不遗余力地打造影视精品。然而,盗版灰色产业链却能够在不付出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利用盗版视频掠夺本应属于正版影视作品的巨额流量和收益。这不但压制了正版内容,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赵冬苓补充说道。
许多盗版网站没有进行ICP(网络服务提供商)备案,还把服务器设置在境外,网站上还夹杂着色情、赌博广告等不良信息。在受访的代表、委员看来,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种危害,甚至会威胁到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
版权方与盗版行为之间也有过多次的较量。例如优酷曾经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起诉其他平台侵权,并且获得了约71万元、103万元的赔偿(包括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食为奴》版权拥有方上海翡翠东方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也曾因为起诉侵权而获得约50万元赔偿。
“盗版问题之所以难以根治,主要原因在于背后有着巨大的利益诱惑,而受到的惩罚却比较小。”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晓曾经这样表示。
苏晓还进一步解释,有些互联网大厂贪图流量,在搜索引擎中往往不会设置有效的过滤拦截措施,在运营网盘时也会以“避风港规则”为借口而不主动进行处理,一些平台更是以“二创”为理由,拒绝或延期下线侵权内容。“这是一场刻不容缓的艰巨战斗,这关系到我们共同的利益,攸关产业的生死存亡。”他强调。
那么如何治理盗版呢?受访的代表、委员从法律及司法、跨部门协同、平台责任、公众意识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建议。
张颐武表示,在现有的法规基础上,要加大对盗版侵权的惩处力度,依法落实高额判赔,加大刑事追责力度,建立快速响应执法机制,为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他说:“这样的立法不仅能够大幅提升违法成本,还能以刑事威慑力倒逼市场规范运作。”
对于法律法规及司法层面的建议,赵冬苓则希望将算法推荐纳入侵权责任范畴;建议各地人民法院将赔偿金额提高至制作成本的30%,对恶意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推动建立热播影视作品案件绿色通道机制,提高审理效率;加大行为保全适用力度,在案件审理期间及时遏制侵权行为。
除了法律手段之外,受访代表、委员也很关心监管层在反盗版中的作用。其中,张颐武建议,建立由中宣部统筹协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版权局、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司法部门协同联动的六部委综合治理机制。
张颐武认为,面对当下数量众多、范围广泛的盗版行为,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抓大放小”,优先重点打击那些流量高、传播广的典型违规主体,从而形成“查处一案、震慑一片”的治理效应。
就像今年春节期间,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公安部、文旅部等部门开展了春节档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行动。截至2月20日,这个专项行动查办了涉春节档电影侵权盗版案件22起,推动相关网络平台删除涉春节档电影侵权链接229.57万条、封禁限播反复侵权账户4116个。
在运行综合治理机制的时候,不同的部门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赵冬苓认为,中央网信办、国家版权局可以对多次违规的平台和账号实施永久封禁,并且将其列入行业信用评级体系,与企业年检挂钩;工信部可以对以提供盗版影视资源为业的App及网站采取关停或注销备案等措施,并且对服务器在境外的盗版资源网站采取访问限制措施等。
平台是盗版风险链条的初始环节,受访代表、委员都强调要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其中,张颐武表示,平台应该拒绝“避风港”原则,做到“谁的平台谁负责”,主动进行版权保护治理,采取过滤拦截等有效措施,主动防控盗版内容的出现,同时,及时处理相关投诉,对重复侵权账号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进行处理。
盗版资源在我国有不少受众,张颐武认为,应该加强全民反盗版宣传,“当全社会形成‘使用正版即维护创新’的普遍认知时,盗版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对此,赵冬苓也建议,互联网平台应该在显著位置设置版权保护提示页面,并且通过新闻媒体开展版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拒绝盗版、支持正版的意识。
文章主要论述了盗版资源对内容行业的严重侵蚀,以《哪吒之魔童闹海》被盗版及四大长视频平台的巨大损失为例,阐述了盗版的多种形式如浏览器推荐盗版网站、网盘侵权、短视频侵权等,强调了盗版对创作者、行业发展、青少年健康等多方面的危害,还介绍了版权方与盗版的对垒情况,最后详细阐述了代表委员从法律、多部门协同、平台责任、公众意识等方面提出的治理盗版的建议,希望能通过多种手段来遏制盗版现象,保护内容行业的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