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阐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提到的2025年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相关举措,包括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以及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等内容。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的张欣于北京报道。
在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期,为了进一步增强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将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造性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并且,还会对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进行优化。”
潘功胜指出,中国的科技创新活动充满活力,备受国内外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做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工作,这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着力点,同时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人民银行与有关部门携手合作,综合运用股权、债权、保险等多种工具,在加大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
潘功胜还提到,科技创新活动复杂多样,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科技创新企业,它们的风险特征和金融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供给侧来看,金融服务供给的适配性需要进一步提高,要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就需要金融政策、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协同配合,也需要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协同互动,而且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在阐述2025年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具体措施时,潘功胜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了介绍。
其一,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要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这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从而丰富科技创新债券的产品体系。首先,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拓宽科技贷款、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其次,支持处于成长期、成熟期的科技型企业发行中长期债券,这些债券将用于加大科技创新领域的研发投入、项目建设、并购重组等方面。再者,支持那些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发行长期限的科技创新债券,带动更多资金投向早期、小型、长期以及硬科技领域。同时,债券市场“科技板”会依据科技创新企业的需求以及股权基金投资回报的特点,完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交易的制度安排,创新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发行成本,引导债券资金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地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其二,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央行打算对这项既有政策的要素进行进一步优化。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再贷款规模,从当前的5千亿元扩大到8千亿元至1万亿元,以便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降低再贷款利率,这里指的是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再贷款资金利率,从而强化对银行的政策激励。同时,扩大再贷款支持范围,大幅提高政策的覆盖面。并且与财政协同,保持财政贴息力度,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此外,优化再贷款政策流程,提高政策实施的效率和便利度。
潘功胜总结道,上述这些具体的政策举措有助于激发科技创新的动力和市场活力,带动更多民间资本、政府基金等社会投资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着力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最后,他表示欢迎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的科技企业,反对将市场化的投资行为工具化、政治化,反对设置不正当的投资壁垒。
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的计划与举措。首先提到了科技创新的活力以及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接着详细阐述了2025年将从创新债券市场“科技板”和优化再贷款政策两方面来支持科技创新,最后强调这些举措的意义以及央行后续的发展方向,同时表达了对国际投资的态度。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0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