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金融领域的工作任务展开,阐述专家对政府工作报告中金融工作重点的解读,包括货币政策的总量与结构功能、对不同领域的支持以及金融机构风险处置等内容。
金融宛如实体经济的命脉,流淌于整个经济体系之中。在当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基本格调下,金融领域于2025年究竟有着怎样的工作任务呢?专家针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金融工作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度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25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具有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功能,要恰到好处地发挥这两种功能,就得在合适的时机实行降准降息的举措,从而确保流动性处于充裕的状态,使得社会融资规模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能够与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的预期目标相契合。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明,2025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加大实施的力度。从总量的角度而言,将会在恰当的时间点实施降准降息;在价格方面,要适度削减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不断下降,以此增强政策的有效性,让市场主体有更多的获得感;从结构上来看,要进一步运用好现有的存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深度挖掘存量的潜力,在必要的时候创建新的工具,尤其是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消费金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以更大的力度推动楼市和股市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增强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方面的支持。要强化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之间的协同作用,并且要与改革开放的举措相互协调配合,从而让政策的合力得以增强。专家认为,从这一系列的工作任务当中能够看出,金融将会为达成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更为优质的支持。
除此之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及,要整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处置工作以及转型发展,综合运用补充资本金、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多种方式,按照类别化解风险。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与过去主要侧重于风险化解有所不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能体现出化解风险和转型发展需要整体推进的要求,探索全新的机制与模式。
本文总结了2025年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金融领域的工作任务,如货币政策的实施、对不同领域的支持、政策协同以及金融机构风险处置等方面。这些工作任务的推进将有助于金融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更好的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0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