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来自浙江湖州的全国人大代表、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接受采访的相关内容,包括他对“千万工程”给山村带来变化的感慨,以及新川村在乡村振兴中的举措等。
3月5日,这一天备受瞩目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于人民大会堂盛大举行。在这个重要的场合中,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成为了焦点人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张天任所来自的地方可不简单,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湖州。回首过去的27年,他作为这一理念和“千万工程”的亲身经历者,目睹了这些理念和工程给山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曾经的绿水青山,如今真的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这一转变让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
在乡村发展的道路上,张天任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一村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这一理念也体现在新川村的实际行动之中。
近年来,新川村积极开展与其他村庄的合作交流。它与贵州台江县的台盘村、安徽凤阳县的小岗村等多个村庄达成了结对联建的关系。这种联建的目的在于共同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伟大事业。新川村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其80多家企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吸纳了来自全国32个民族的1780多位少数民族同胞前来就业。这些少数民族同胞在这里不仅实现了就业,还实现了高质量的就业增收。而新川村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有着更为长远的规划,那就是在未来与全国更多的民族、更多的村庄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就如同石榴籽一样紧紧抱成一团,大家共享浙江在“千万工程”和全面乡村振兴方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美好愿景。
本文总结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张天任代表讲述的新川村在乡村振兴方面的经验,包括受惠于“千万工程”,从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以及新川村与多村结对联建、吸纳少数民族同胞就业等内容,体现了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理念。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9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