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官员王尊的故事,他一生五次丢官,六次“重起”,从放羊娃成长为官员,在官场中历经诸多起伏,其为官手段强硬,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展现出西汉官场的复杂生态。
国学成语犹如一座宝藏,蕴含着历史的精华。沿着这曲径通幽之处探寻,能让我们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在前几期的成语故事里,是以《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为依据的,我们已经分别讲述了汉宣帝时期的赵广汉、尹翁归、韩延寿和张敞这些著名官员的故事。而剩下的“两王”,其中之一就是王尊,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故事。
在西汉的官场之中,王尊堪称一个“传奇”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五次丢官,却又六次重新崛起。他从不畏惧权贵,简直就是一个“大刺头”,但令人惊奇的是,他总能在险境中死里逃生,甚至汹涌澎湃的黄河水在他面前似乎都要“退避三舍”。
首先来说说他初入官场的经历,那是一段步步高升的历程。王尊字子赣,是涿郡高阳(今河北高阳)人。他幼年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只能被叔父们收养,成为了一个放羊娃。然而,王尊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在放羊的时候,他常常偷偷地学习,甚至学会了当时“公务员”必备的技能——隶书。在他13岁那年,他勇敢地毛遂自荐,成为了狱中的一名小吏。几年之后,他在太守府任职,当太守问到诏书和历史掌故的时候,他总是能够对答如流。太守觉得他非比寻常,于是就任命他为书佐,主管监狱的囚事。
可是,王尊觉得这个职位没有什么前途,便称病辞职了。之后他拜郡中的文学官为师,开始研习《尚书》《论语》。不久之后,他再次应召主管监狱囚事,不过这次他的官职得到了升迁,成为了郡决曹史。
又过了几年,在太守的推举下,王尊担任了幽州刺史的从事史。太守经过考察后,认为王尊廉洁奉公,于是补任他为辽西盐官长。在此期间,王尊多次向朝廷进言事情,皇帝批示由丞相、御史办理。
公元前46年,王尊被推举为直言,升任虢县令,后来又转而管理槐里,兼管美阳守令。
在这期间,汉元帝到虢地进行实地调研,王尊精心张罗,因为表现出色,以高第升为安定太守。这里要补充说明一下,太守这个职位,在战国时是郡守的尊称,到了明清时期被称为知府。从汉景帝开始,太守就成为了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了治理百姓、举荐贤才、判决诉讼、检察奸佞之外,还能够自行任免所属的掾史,其权力相当之大。
接着讲讲他在宦海之中起起落落的经历。前几期的成语故事曾经提到过,西汉时期有很多心狠手辣的酷吏,而且大多数酷吏的结局都很悲惨。
和酷吏传里的那些人相比,王尊的狠辣程度虽然稍逊一筹,但也足以让人闻之色变。
话说王尊兼任美阳县令不久,有一个妇人来告状,状告自己的养子不孝,她说:“养儿却常常把我当作妻子,还因为妒忌而打骂我。”这简直是违背人伦的事情啊!王尊听闻后立即下令抓捕,养子也供认不讳,王尊大为恼怒,将养子吊在树上处以磔刑,还让五名骑马的吏卒张弓射杀,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大为惊骇。
吏治腐败乃是最大的腐败。王尊来到安定之后,对各县的官吏发布告示说,我知道各位都是奉法守城、为民父母、抑强扶弱、宣扬光大皇帝恩泽的好官,非常辛苦。我现在来到此地,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好好工作,以前有不规矩行为的,以后可要收敛一些,不要以身试法。那些没有能力的,就赶快自觉离开吧。
王尊还通过抓典型来杀鸡骇猴。在专门下达给掾功曹的文书中,王尊着重指出,五官掾张辅怀有虎狼之心,贪污不法,数额特别巨大,立即下狱。
张辅被捕之后,仅仅几天就死在了狱中。经过调查,张辅狡猾不道,贪污受贿百万钱财……
从此之后,王尊威震郡中,盗贼们都被吓得搬家了。很多豪强也先后走上了断头台。
要知道,豪强都是有背景的,最终,王尊因为杀人太多而被(第一次)免官。
不久之后,王尊又接到了朝廷的任职邀请,出任护羌将军,转任校尉。但是,在一次护送军粮的途中,遭遇了羌人叛乱,王尊被数万叛军包围。这个“二愣子”王尊果断地带领千余名士兵发起攻击,将叛军击溃。
然而,这一功劳并没有上报给天子,反而因为“擅离部属”的罪名而被下狱。好在适逢大赦,王尊被(第二次)罢官为民,回到了家乡。
再后来,涿郡太守徐明上书朝廷称,以王尊的才能不应该长期闲居在闾巷之中,于是王尊再次被朝廷征召,出任郿令,不久之后升迁为益州刺史,两年后,调任东平王刘宇的国相。
刘宇,他是汉宣帝刘询的第四子,汉元帝刘奭的异母弟。此人仗着自己的背景,骄奢蛮横,不学法也不守法。王尊到来之后,多次直言劝谏,刘宇听得心烦意乱,甚至起了杀心,但是被王尊当面戳破,刘宇只好服软。
不料,刘宇的老妈公孙婕妤看到自己唯一的宝贝儿子被人如此刁难,顿时勃然大怒,上书朝廷参劾王尊倨傲不臣,让他们母子二人事事受制,这日子没法过了,他不走自己就走(自杀)。元帝看到她都这么说了,不得不将王尊(第三次)罢官。
幸运的是,汉成帝的舅父大将军王凤一直钦佩王尊的为人,于是征召他为军中司马,兼任司隶校尉。然而上任不久,王尊又因为弹劾丞相匡衡和御史大夫张谭之事,先是被贬为高陵令,后来因病辞职,再次(第四次)丢官。
这个时候正巧南山群盗倔宗等数百人不断闹事,官府派人追捕了一年多都没有结果,先后两任京兆都因为镇压不力被免官。大将军王凤于是推荐王尊担任谏大夫,试任京辅都尉,主管京兆尹事务。
结果,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盗贼就被全部清除了。由此,王尊升任光禄大夫,试任京兆尹,后来转正。但是在任职三年的时候,因为对待朝廷使者无礼而获罪,被御史大夫弹劾,(第五次)罢官回家。
然而,老百姓可不愿意了,湖县三老中有人上书皇帝为王尊辩白申冤。王尊被重新起用为徐州刺史,后来升任东郡太守。
在这期间,黄河水暴涨,漫过了河堤,老弱之人纷纷逃命。王尊亲自带领官民,投沉白马,祭祀水神河伯。
王尊手拿着圭璧,让巫师占卜祝告,请求以自己的身体填补河堤,为了安定民心,王尊还在河堤上建了一座草屋“现场办公”。官民数千万人争相叩头阻止王尊,但是王尊始终不肯离开。
就在这个时候,汹涌的黄河水漫过河堤咆哮而来,众人吓得拔腿就跑,只有一个主簿哭着陪伴王尊站在岸边。幸运的是,水势慢慢减缓了,大堤保住了。
消息传出之后,白马县三老朱英等上书朝廷呈报了王尊的先进事迹。经过有司考察,报道属实。汉元帝于是升王尊为中二千石,加赐黄金二十斤。
几年之后,王尊在任上去世。后来,他的儿子王伯也担任了京兆尹,但是因为性格软弱不能胜任最终被罢官。
看来,官员在官场之中,手段太强硬不行,太软弱也不行,真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国学经典欣赏:
后上行幸雍,过虢,尊供张如法而办。以高第擢为安定太守。到官,出教告属县曰:“令长丞尉奉法守城,为民父母,抑强扶弱,宣恩广泽,甚劳苦矣。太守以今日至府,愿诸君卿勉力正身以率下。故行贪鄙,能变更者与为治。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又出教敕掾功曹各自厎厉,助太守为治。其不中用,趣自避退,毋久妨贤。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西汉官员王尊的一生,他从放羊娃起步,历经多次官职升降。在为官过程中,他手段强硬,不惧权贵,多次惩治恶人和腐败现象,同时也因各种原因多次丢官。但他总能再次被起用,在面对黄河水患时,他又展现出英勇无畏、舍己为民的一面。他的故事反映出西汉官场的复杂和官员生存的不易,也体现了王尊独特的人格魅力。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9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