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的故事。他从对数控铣专业一无所知,误打误撞进入该专业,后凭借努力在该领域取得诸多成绩,留校任教后指导学生多次夺冠。他认为高技能人才不可替代,同时也阐述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还以广东为例,介绍了广东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1997年出生于江西赣州市定南县。小时候,他随父母南下,在广东长大。2011年,初中毕业的杨登辉考入深圳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学习数控铣专业。在这之前,他对这个专业毫无了解,就像闯入一个未知的领域。进入学校车间后,他亲眼看到铣刀在生产中的全流程运作,瞬间就被这门专业吸引,感觉比书本上的文字鲜活有趣得多。
2014年,杨登辉顺利考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在校期间,他认真学习技能,积极参加各类竞赛。2017年,年仅20岁的他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数控铣项目中一举斩获金牌,还荣获国家最佳选手奖。这一成绩无疑是他努力和才华的见证。
之后,他选择留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任教。在他的教导下,他所指导的多名学生在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中相继夺冠,实现了我国在这个项目上的“五连冠”。这一成果不仅是他教学能力的体现,更是他对技能传承的贡献。
2023年,杨登辉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开始积极为技能人才发声,在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教育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到今年,已经是他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第三年了。
在杨登辉眼中,尽管人工智能引领的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但制造业始终是根基,而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有着培养顶尖技能人才得天独厚的氛围和土壤。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高技能人才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杨登辉始终坚守在生产车间一线,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敏锐洞察。他深知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人工智能,过去的经验在未来可能不再适用。尽管自己已经留校任教,工作稳定,但他依然不敢懈怠。他也要求学生时刻关注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保持对技术的敏感性。
他认为,参考历史上的科技变革,AI替代重复劳动是必然趋势。然而,高技能人才依然十分稀缺,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他解释说,AI技术会逐渐应用于制造生产,未来需要的是能够调试AI、解决复杂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他还提到,自己近期走访了许多制造业企业,通过调研发现,人工智能对实体制造业的技术工种在短期内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杨登辉觉得,职业技能人才并非大众刻板印象中的“工厂流水线拧螺丝钉”的形象。职业技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资源的支持。以数控铣专业为例,顶尖的数控铣技能人才不仅要熟练操作机床,还得深入理解图纸设计、工艺规划等多方面知识。一线技能需要反复锤炼,对精度和质量要求极高,就像培养顶尖运动员一样,需要长期高强度训练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才能出类拔萃。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成本不低,比如需要有产业生产一线和教学双经验的优秀教师,还需要大量先进的设备耗材,以及制造业工厂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等。他举例说,一台高级数控铣床价值就高达上百万元。
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公众对职业技能教育和技工存在偏见。杨登辉呼吁社会各界要逐渐改变这种刻板印象,职业技能教育自身也要与时俱进,根据产业发展的新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课设置,提升教学质量,这样才能让学生进入产业一线时更好地实现无缝对接。
202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杨登辉的调研足迹遍布格力、美的、比亚迪等众多大型企业和职业院校。他在思考教育方式革新的同时,也关注技能人才的激励问题。他认为,目前技能人才的发展和激励仍面临一些问题,所以建议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岗位聘用制度,让所有人公平竞争管理、技术等岗位,希望让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有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
广东是经济强省,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位居全国首位。其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制造业基础雄厚,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大省。杨登辉认为,广东天然具备培养顶尖技能人才的氛围和土壤。当前,广东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优势产业在扩量提质,新兴产业也在蓬勃发展,这为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广东,千工易寻、一匠难求。经过多年发展,广东的技能人才教育体系规模庞大。全省共有技工院校148所,在校生67万人,约占全国的1/7,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技工教育体系。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广东技能人才已突破两千万,达到201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22万人。
“为产业发展服务,为当地发展服务”已经成为广东技工教育的共识。广东公众思想更为开放,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更高。杨登辉结合教学观察说:“我的很多学生来自制造业家庭,父母都是技工。这些家长自己从事相关工作,对职业教育认可度高,所以更积极地鼓励孩子去学习一技之长。”
丰富的技能人才也推动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2024年,广东全部工业总产值跃上20万亿元新台阶,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9万亿元,均位居全国前列。
广东在打通技能人才职业通道和吸引人才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早在2022年3月,广东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公告,将招聘对象范围扩大到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为吸引和服务高层次人才,广东还推出人才优粤卡,为各类世界大赛冠军、青年拔尖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医疗便利就医等当地居民待遇和优惠便利服务,杨登辉本人也受益于此。
2024年12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广东省科技厅联合印发通知,指引全省技工院校主动对接实验室、高校、企业等研发机构,着力培育一批既具备深厚理论基础又拥有高超实践技能的“大国工匠”,为科技创新强省建设贡献技能力量。
从车间里的普通少年成长为世界技能大赛的冠军,再到全国两会上的青年代表,杨登辉用自己的经历书写了一名技能人才的不断进阶之路。
本文总结了杨登辉从对数控铣专业的无知到成为行业佼佼者,再到全国人大代表的历程。阐述了他对高技能人才不可替代性的看法,以及职业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向。还介绍了广东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成果以及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杨登辉的经历体现了技能人才发展的潜力和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