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肉牛产业发展背后:科技力量与文旅融合的潜力

全国政协委员、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爱辉接受采访时,谈到新科技对传统养殖方式的改变以及畜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对行业发展的意义。同时以吉林省的肉牛产业为例,阐述其在政策扶持下快速发展,科技助力良种繁育、养殖管理和市场预测等多方面的情况。

中新网长春3月3日电 (高龙安 金乔)全国政协委员、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爱辉,在近期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新科技正快速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这为养殖户和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赋予了能量。并且,畜牧业和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将会拓宽整个行业的发展道路。

在近些年,吉林省积极开展“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朝着成为畜牧业强省的目标加速迈进。就在去年,该省的肉牛屠宰量翻了一番,其在全国的排名也从第11位跃升到了第5位。

吉林肉牛产业发展背后:科技力量与文旅融合的潜力

吕爱辉(左)在吉林延边的一家养殖场了解肉牛生长情况。 受访者供图

吕爱辉表示,当前吉林省的肉牛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财政补贴、贷款贴息、养殖用地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极大地激发了养殖户和企业的积极性。吉林省已经构建起从饲料种植加工、肉牛养殖、屠宰加工到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各个环节紧密协作,凝聚成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吕爱辉介绍,胚胎移植、人工智能等技术为该省的畜牧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她谈到,在提高良种肉牛繁育效率方面,大力推广胚胎移植等技术,能够对肉牛种群结构进行优化,让规模化养殖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提升养殖户和企业的管理与生产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在畜牧养殖领域同样有着广泛的用途。吕爱辉表示,借助AI技术能够对养殖场内的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智能调控,为畜禽营造舒适的生长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在养殖管理方面,AI图像识别技术可以监测畜禽的生长状态,分析畜禽的体型、进食等行为,从而判断其健康状况和生长阶段,以便及时调整养殖策略;利用大数据分析国内外畜产品市场价格、消费需求等信息,能够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帮助养殖户和企业合理安排养殖规模和销售时机。

吕爱辉还提出,畜牧业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可以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可以打造牧场体验游项目,让游客走进牧场参观智能化养殖设施,了解肉牛、奶牛等的养殖过程,亲自参与挤奶、喂牛等农事活动,体验牧场生活的乐趣;举办“畜牧文化节”,展示传统的畜牧养殖技艺,展销特色畜产品,吸引游客购买;在牧场周边建设畜牧主题民宿,让游客在享受宁静乡村生活的同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收入,实现多方共赢。(完)

本文总结了吕爱辉对于吉林畜牧业发展的观点,强调新科技对养殖方式变革的推动作用,如胚胎移植和AI技术在养殖各环节的应用,同时阐述了畜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的多种方式及带来的积极影响,也介绍了吉林省在政策扶持下肉牛产业取得的显著成绩。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429.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