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为创作蓝本的舞剧《天下大足》在重庆大剧院连演3场,开启2025年全国巡演序幕的事情。还详细介绍了舞剧的故事围绕少年小福展开,分10个篇章呈现,在舞蹈场景、情节设计、重庆辨识度等方面的特色,最后提到2025年首轮巡演的计划。
日前,有一部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为创作蓝本的舞剧《天下大足》,这部舞剧可是相当有看点。在重庆大剧院,它连续上演了3场,就这么拉开了2025年全国巡演的帷幕。
《天下大足》的故事聚焦在一个叫小福的少年身上。小福是因为躲避战乱而逃到了大足境内,幸运的是被生活在山崖下的工匠们救了起来。从那以后,小福就和石刻有了非常紧密的联系。他亲眼见证了修建摩崖造像时的各种艰辛,那些工匠们在建造过程中要克服重重困难,真的很不容易。同时,小福也深深感受到了工匠们对艺术的那份执着和热爱,这种热爱就像一团火焰,在他们心中燃烧,支撑着他们完成伟大的石刻工程。
这个舞剧是分10个篇章来呈现的。在表现开凿场景的舞蹈部分,演员们的舞姿刚健有力,把重庆男儿那种阳刚的力量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你看他们手中拿着锤子、凿子,就仿佛能透过他们的表演看到千年前那个开凿现场的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忙碌地在岩石上雕琢,锤子和凿子的敲击声似乎就在耳边回响。而当表现烟火人间的片段时,舞蹈又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那舞蹈就像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把宋朝川渝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百姓幸福的生活状态都展现出来了,人们在集市上的欢声笑语、家庭里的温馨场景都好像就在眼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舞剧在很多情节设计上非常巧妙地融入了大足石刻中蕴藏的故事。比如说,舞剧中关于人生无常的灾难情节,它的来源就是宝顶山大佛湾第22号“十大明王像”的真实背景。还有人间烟火的温暖情节,是从大佛湾第15号“父母恩重经变相”的石刻组像中脱胎而来的。这些精心设计的细节,可不仅仅是简单的引用,它们的存在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大足石刻的文化内涵,就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大足石刻文化的大门,让那原本冰冷的千年石刻在舞台上仿佛有了生命,变得鲜活起来。
舞剧《天下大足》有着非常高的重庆辨识度。先从服装造型上来看,考虑到重庆夏季炎热的气候特点,在设计中融入了多绳编、草编和竹编的概念。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既符合当时所处时代的服饰特点,又把重庆的地域特色展现得恰到好处。再看舞台设计,在舞台左右高悬着两块被风化的崖壁造像,中间放置着一面巨大的镜子。这面镜子可不仅仅是个装饰品,它在拓展视觉空间的同时,也很好地展现出了重庆独特的地势地貌特征,让人一看就仿佛置身于重庆的山水之间。从人物塑造方面来说,剧中生动鲜活的匠人群像和丰富多面的川渝女子群像,把重庆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都呈现出来了。而且在配乐里,还加入了重庆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元素,那熟悉的旋律一响起,浓浓的重庆味道就扑面而来。
舞剧《天下大足》在2025年的首轮巡演可是很有规划的,它还将走进南宁、合肥、杭州等多个城市呢。预计要开启50余场巡演,要是算上全年的话,预计演出100场。这部充满了重庆特色的舞台艺术精品,就像是一位文化使者,将走向全国,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大足石刻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把大足石刻背后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本文总结了舞剧《天下大足》以大足石刻为蓝本创作,在重庆大剧院开启2025年全国巡演序幕。介绍了舞剧故事、篇章特色、情节与石刻文化的融合以及重庆辨识度的体现,包括服装、舞台、人物、配乐等方面,最后提及2025年首轮巡演计划及对传播大足石刻文化的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