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人事变动:高层补位,中层“地震” 光大银行人事变动频发:是改革还是应对危机?

本文将深入探讨光大银行2025年以来的人事变动情况,包括高层首席风险官的设立以及中层分行行长的“断崖式”调整,分析这些变动背后可能涉及的战略转型、内部治理、绩效淘汰、违规追责等多方面因素,同时结合银行面临的监管环境、业绩情况等进行综合阐述。

2025年开年之后,资产规模将近7万亿元的光大银行人事方面变动频繁。从总行首次设立首席风险官,到多地分行行长出现“断崖式”的职务调整,这一系列情况引发了市场对光大银行战略转型以及内部治理的高度关注。自2024年7月起,新上任的行长郝成就被看作是这一轮调整的核心推动者。这位70后的行长之前已经对多个地方的分行进行调整,他的用人策略被认为是想要重新塑造一种“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文化。不过,此次调整力度非常大,涉及的范围也很广,这就引发了人们对背后深层次原因的猜测,到底只是单纯的绩效淘汰,还是针对潜在违规行为的“隐性追责”呢?值得玩味的是,在今年1月末,光大银行收到了今年银行业内的首张千万级罚单,当时有十二名担任重要职位的人员也受到了处罚。从业绩方面来看,根据光大银行2024年前三季度的财报,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8.76%,但是净利润却逆势增长了1.81%,不良贷款率稳定在1.25%。在收入面临压力的背景下,强化风险管控和组织效能或许是郝成改革的关键之处。在高层方面进行人员补充,老将开始掌管重要新职位。2月24日,光大银行发布公告表示,董事会同意聘任马波担任首席风险官,他的任职资格还需要等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公开资料显示,马波在光大银行已经有26年的行龄,他历任风险管理部总经理、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等职位,并且还兼任新成立的光大金融研究院院长。据悉,马波工学博士学位和高级工程师的背景,使他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具备独特的优势。在面对风险评估任务时,他能够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从技术和数据的角度出发,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风险管理策略。这次任命被看作是光大银行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的关键举措。从光大银行自身角度而言,当前金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银行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诸多风险挑战。马波担任首席风险官之后,将负责统筹全行的风险管理工作,包括构建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策略,对各类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等。值得关注的是,首席风险官这个职位是光大银行首次设立,之前是由副行长杨兵兵兼任“风险责任人”。除了光大银行之外,今年2月华夏银行、重庆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都纷纷宣布设立首席风险官岗位,这种现象的背后与国家一系列金融政策紧密相关。2024年12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规定金融机构应当在机构总部设立首席合规官。在此之前,部分银行首席风险官还兼管合规工作。而该办法的出台,明确了合规管理与风险管理的不同侧重,使得风险官能够更加专注于风险管理工作。与高层的人员补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光大银行中层出现了剧烈的调整,其中天津分行行长宋蔚兰的职务变动格外引人注目。2024年7月,宋蔚兰从总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调任天津分行行长,仅仅过了半年,在今年2月宋蔚兰突然被调整为天津分行人力资源部科员。据悉,宋蔚兰从天津分行的一把手职位变为天津分行人力资源部的普通科员,而不是专员。这一转变意味着她从高级职位直接降到了普通员工级别,职级差异非常大,这引起了人们的疑惑。这种“从总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到行长再到科员”的罕见安排,被业界视为“暴风骤雨”式人事改革的缩影。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光大银行整体面临着较为严格的监管环境。1月27日,光大银行因为多项违规行为,包括违反账户管理规定、清算管理规定等,被处以警告并且合计被罚没1878.83万元。与此同时,12名责任人也受到了处罚。时任光大银行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兼反洗钱管理中心总经理于某一,因为多项违规责任,被警告并且罚款18万元。时任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云缴费事业中心高级业务总监陈某薇、北京分行电子银行部云缴费产品处副处长曾某,因为违反清算管理规定,均被警告并且罚款5万元。其他像蔡某杰、魏某等不同部门负责人,也因为各自涉及的违规行为,分别被处以1万元到15万元不等的罚款。仅仅半个月后,2月8日,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又因为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150万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宋蔚兰的人事变动原因众说纷纭。实际上在郝成任职之后,类似的调整波及到了很多地方。原深圳、合肥、武汉三家分行行长韩学智、史付民、谭梦湘,均转任深圳分行专员;长沙分行行长周武调任长沙分行专员;原贵阳分行副行长余昕拟任重庆分行专家。这些曾经执掌重要分行的管理者,转岗后都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分行长转任“专家”“专员”的现象并非光大银行独有。此前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违法违规责任人员内部问责工作的通知》指出,对于涉及违规行为的人员,银行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问责,不能以职务调整或安排“专家”岗位等方式替代应有的纪律处分。实际上近两年,“专家”成为违纪落马的重灾区。今年2月2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通报,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原资深专家屠粮钢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交通银行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及浙江省绍兴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农业银行2024年也有多名“专家”因违纪落马。2024年5月17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银行纪检监察组、上海市纪委监委消息,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高级专家刘志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12月2日,刘志鸿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6月13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银行纪检监察组、河北省纪委监委消息,宋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到了12月,宋雷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同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银行纪检监察组、山东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农行深圳分行原首席专家许锡龙也因违纪问题被调查。对于光大银行来说,这一轮人事变动是否能够有效提高治理效率还有待观察。新任首席风险官马波是否能够推动风险控制体系的实质性升级,以及在金融监管趋严和数字化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光大银行的改革阵痛是否会持续,这些问题都还需要时间来解答。

本文总结了光大银行2025年以来的人事变动情况,包括高层首席风险官设立和中层分行行长调整。分析了这些变动背后可能涉及的战略转型、内部治理、绩效淘汰、违规追责等因素,还提到了银行面临的监管环境和业绩情况,同时指出光大银行此次人事变动的效果以及相关人员能否推动改革等问题还有待时间检验。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7532.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