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聚焦于公共体育场馆配备AED这一现象。先介绍上海的新规,然后讲述AED对运动者的意义,还会提及未配备AED的场馆在事故后的责任判定案例,最后探讨多地推动配备AED的情况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
自今年1月1日起,上海便要求公共体育场馆按照“黄金4分钟”原则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其实,在此之前,广州、杭州、成都、深圳等城市就已经在推动公共运动场馆配备AED这件事了。在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综合馆内,一场AED使用培训课正在进行。导师详细地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后,参与培训的体育馆员工分批进行实际操作。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只有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才能迅速上手。因为AED这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自动分析患者心率,当需要时还能提供电击除颤,从而帮助心脏恢复正常跳动。对于体育馆配备AED这件事,大多数运动者是非常欢迎的。在安徽合肥庐阳区一家羽毛球馆打球的刘欣欣就表示,以前遇到旁边场地有人晕倒,由于球场没有AED,只能拨打120等待医生到来,后来球场安装了AED设备,情况就不同了。北京东城的一位运动爱好者也提到,自己常去的体育馆里放置了AED,虽然没见过使用,但运动时心里会更踏实。记者随机走访了北京市的5家公共体育馆,发现其中3家配备了AED,而且放置在场地边缘显眼的位置。但另外2家体育馆却未看到有AED。对于这一情况,记者询问了现场值班人员。一家体育馆的工作人员表示,只有他们知道AED的位置,并且他们已经通过安全培训,之所以不在场馆内放置,是担心孩子乱动设备;另一家体育馆的工作人员则表示,整个体育中心配备了AED,但并非每个场馆都有。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张海涛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运动者在运动时若突发心脏骤停,在救护车到达之前,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 - 6分钟。研究显示,如果在心脏骤停后3分钟内使用AED,存活率可达50% - 70%,要是超过10分钟未除颤,存活概率几乎为零。那么,若体育馆未按规定配备AED,运动者突发意外事故时,体育馆是否要担责呢?在广东广州,黄先生与球友在某羽毛球馆打球时,黄先生下场休息时突然昏迷倒地。一名球友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其他球友联系球馆工作人员并拨打120。几分钟后,球馆工作人员和保安接手心肺复苏,一直持续到救护人员到达现场,然而黄先生最终因抢救无效离世。医院出具的医学证明(推断)书显示其死亡原因为猝死。黄先生离世后,其家人将羽毛球馆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死亡赔偿金等共计120余万元。其家人认为,羽毛球馆未对黄先生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羽毛球馆认为,黄先生的死亡是自身原因导致,在其昏迷后,球馆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并有效引导救护车,已经尽到了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最终,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判决,羽毛球馆对黄先生在球馆内猝死存在一定过错,赔偿黄先生亲属20余万元。法官表示,在这一案件中,羽毛球场馆内未配备AED等急救设备,也未安排经过急救培训的工作人员在岗,这表明羽毛球馆对黄先生并未尽到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而且,广州的相关条例规定,体育场馆、学校、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应配置AED,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同时安排经过急救培训的工作人员在岗。从医学角度来看,体育场馆是运动人群集中的场所,突发心脏骤停的风险较高。有潜在心脏疾病的人群,剧烈运动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心脏负荷剧增,容易引发缺血或心电活动紊乱。此外,电解质失衡或者运动时出现外伤,都有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增加心脏骤停风险。张海涛还提到,心脏骤停救治依赖“生存链”:早识别、早CPR(心肺复苏)、早除颤,AED是唯一可逆转室颤的设备,而且AED操作简单,经过培训的场馆工作人员或周围群众都可以使用,能够在救护车到达前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他还建议,体育场馆应定期组织急救培训,包括AED使用方法和心肺复苏方法培训,并且AED需放置在体育场馆显眼位置,确保3分钟内可取用。目前,除上海、广州外,杭州、成都、深圳等城市也在积极推动公共运动场馆配备AED。深圳市自2017年启动“公众电除颤计划”以来,公共场所已安装AED超4.3万台,成功救治超100名心搏骤停患者;2021年,成都所有市属体育场馆已全部配备AED;今年,浙江省将实现综合性体育场馆全覆盖配置。不过,在配备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体育馆工作人员提到“AED设备价格比较昂贵,每个场馆都配备不太现实”。山东淄博探索出以租代购模式,并且通过财政补贴、鼓励社会力量捐赠等多项政策手段,推动经营性运动场馆配备AED设备,迄今,该市在公共场所配置AED设备2200余台。
公共体育场馆配备AED的情况。从上海的新规说起,阐述了AED对运动者的重要性,通过具体案例说明未配备AED场馆在事故中的责任判定,还介绍了多地推动配备AED的现状以及面临的诸如设备价格昂贵等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7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