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李云雷的小说集《别人家的电视》,包括他的创作理念、小说集中的故事内容、艺术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局限等方面。
张欢。
李云雷活跃在当代文学评论的前沿,并且始终坚持小说创作。截至目前,他已经出版了5部小说集,最新的《别人家的电视》于近日问世。李云雷的评论风格敏锐、深刻且立场鲜明,而他的小说笔调却与之截然不同,显得含蓄、朴实且余味悠长。他对小说创作有着明确的定位,一方面是“整理那些难以被化约的经验碎片”,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自己并非职业作家,没有创新的压力,所以只写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这种艺术理念使得他的小说呈现出真诚、质朴、毫无负担且细腻微妙、富有韵味的艺术风格。
和之前的《再见,牛魔王》《沉默的人》等小说集一样,李云雷在《别人家的电视》里关注的依旧是故乡与童年,不过其中包含了更为丰富复杂的回忆和情感。在这部小说集中,《别人家的电视》从一个少年的视角描绘了电视机最初在乡村出现时所引发的轰动,作者以当下的眼光追溯往昔,见证了时代的飞速发展。《小谦的故事》以主人公和仅小他三岁的侄子共同成长的经历为主线,展现出两个人、两个家庭之间微妙的关系以及在时代变迁中的变化。《后街的鸽子》通过讲述一老一少的故事,呈现出乡村伦理的深沉与它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一条路越走越远》以深情的目光回望通往姥姥家的那条路,在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中寄托了深沉的人生感慨。《舅舅的花园》描写了住在城里的大舅一家人的生活故事,这个曾经让乡村少年羡慕的家庭随着舅舅的去世而衰败,读来有传统文学中的盛衰之感。《姐姐与日记》写主人公跟着姐姐学写日记,通过日记悄悄表达愿望,愿望满足后不断加码最后被戳穿的故事,令人不禁发笑。作者的叙事因诚实而让读者毫无防备地代入其中,于是常常妙趣横生又能引起共鸣,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故事就像老友间“安得促席,说彼平生”般的对望,故事结束后,氛围油然而生。
李云雷的小说大多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这个“我”是一个在田野中奔跑的乡村少年,但又融入了作者现在的眼光,以回忆性的口吻缓缓道来。其艺术特点有三个方面。其一,真实、真切、真挚。作者笔下的生活世界,细节栩栩如生,甚至经常会被归类到散文或者非虚构文体当中,但笔调含蓄,诗心潜藏其中。其二,充满抒情性。作者以回忆性的视角追溯童年往事,情感渗透并晕染在情节之中,更接近萧红、沈从文、汪曾祺等现代抒情诗小说的传统。其三,生命体验和时代经验相互参照交织,在丰富繁杂的时代背景下凸显个人经验的独特性。
然而,这些艺术特点也成为了他进一步突破的限制。第一人称虽然能带来真切感,但视野相对单一。回望过去的温暖和诗意固然是一种需求,但这种安宁寂寞的美好显得单纯而抽象,与当下的生活节奏、紧张的思想探索缺乏足够的对话。独特的生命体验在AI时代尤其难得,但更重要的是以生命体验为一个时代的心灵塑形。《别人家的电视》中一个少年的澄澈世界令人印象深刻,不过鉴于作者在评论中表现出的敏锐、厚重和思想穿透力,我们有理由对他有更高的期望。
本文总结了李云雷的小说集《别人家的电视》的创作理念、内容、艺术特点以及存在的局限性。他的小说有着独特的风格,如质朴、抒情等,但在视角和与时代的关联上也存在一些有待突破之处。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7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