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一些民生工作取得成果如基础养老金提高等,但也存在痛点。随着外卖平台给骑手参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有新发展。同时面临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等就业挑战,教育方面内卷和作业过量等问题待解决,医疗虽有新福利但仍有民生之问,“一老一小”方面也存在一些需要完善之处,民众期待全国两会在这些方面给出更多举措。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中新社记者李金磊报道。北京美团骑手刘健得知平台要给骑手缴纳社保后,心里踏实了不少。他表示:“跑单时更有底,遇到风险也更从容,毕竟有了保障、有了托底。”外卖平台为骑手参保,这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关键一步,也成为民生改善的生动写照。回顾2024年,民生工作有不少亮点,像基础养老金提高了,房贷利率下调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扩大了。然而,民生工作仍然存在痛点。全国两会即将开幕,民众期望在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方面能有更多的收获。就业是民生之本。在2024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提高到“1200万人以上”,实际完成了1256万人。但是,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规模达到122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而且,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还面临着人工智能替代带来的新挑战。一位求职者因为强大的DeepSeek(深度求索)迅速普及而感到焦虑。一位从事民生领域进展情况调研的权威智库专家对中新社记者说:“在调研中发现智能工厂的无人化程度超乎想象,很多工厂流水线上甚至看不到一个人。”同时,高校教育内容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许多学生没有学到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技能。老问题与新冲击相互交织,稳就业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让更多的人能够就业并且稳定就业,这关系到民众的收入和预期,更关系到提振消费的大局,民众期待全国两会能够给出更多有效的措施。在教育和医疗方面,也存在诸多情况。许多受访者对教育问题反映较多。教育内卷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上述专家提到:“我遇到过一个案例,教育部门明确规定课后作业每科不超过半小时,但实际上学生每天写完全部作业平均要3个小时。有些地方的初中生作业甚至要写到晚上10点、11点,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泰和泰(太原)律师李丽娜代理过多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她发现:“当前孩子压力仍然比较大,中考分流但职校质量不高,这加剧了教育焦虑。而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法律常识教育不足,一些未成年人对法律缺乏敬畏心,这需要引起重视。”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持续深化“双减”政策。民众期望全国两会在解决教育痛点方面能有进一步的部署。在医疗方面,2025年开年以来,医疗领域好消息不断,扩大了跨省共济应用地域范围,开展了新批次药品和耗材集采,发布了第一版丙类药品目录,这些新福利已经或者即将落地。到2025年底前,全国90%统筹区将通过“医保钱包”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共济给父母、配偶、子女等近亲属。但是,如何提升基层医疗能力尤其是农村地区诊疗服务水平,药品集采怎样给老百姓更多的安心,如何保障创新药研发,这些民生问题也希望在全国两会议事厅得到回应。在“一老一小”方面,随着老龄化、少子化加速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为了解决生育率持续走低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发布了《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多地纷纷出台生育补贴、优化生育休假等相关措施。专家表示:“婚育、养育、教育成本仍然相对较高,需要真金白银鼓励生育,用实实在在的支持为民众真正减轻压力。”目前中国老年人口已经突破3亿,从老有所养升级到老有优养,老人也希望有更好的生活,催生了银发经济等新的增长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发展银发经济。要回应多层次、品质化养老需求,让3亿老人从“生存养老”迈向“诗意优养”,真正释放万亿级市场潜能,还有很多短板需要弥补,老有所养工作期待有新的进展。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站在新的起点上,民生礼包的扩充既是经济账,更是治理考卷。从兜底保障到品质提升,从单一施策到系统集成,民生改善正在开启新的维度。当制度设计与个体命运在两会的时空交汇时,那些充满烟火气的期待,最终将在现实中实现。
本文总结了2024年民生工作既有成果也有痛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有新进展,但就业面临新挑战,教育、医疗、“一老一小”方面也都存在问题,民众期待全国两会在这些方面出台更多措施以改善民生,从兜底保障到品质提升等多方面进一步推动民生改善工作的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7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