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央视热播剧《六姊妹》带火取景地淮南后,淮南的独特景象,包括取景地的火热、淮南方言的魅力,以及淮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与楚国、刘安相关的历史遗迹、文化产物等。
你可曾想过追剧能追到现实当中?在淮南的街头,这种奇妙的体验每天都在上演,而且规模达到数万人之多。
自从央视的热播剧《六姊妹》播出后,它的取景地就火得一塌糊涂。九龙岗的梧桐树影就像是天然的幕布,造纸厂的大门也摇身一变,成为了最具野性的拍照背景,甚至连橘猫都被“赶鸭子上架”,被迫成为了顶流明星般的存在。
九龙岗民国小镇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图源:新华网
然而,比起这些取景地,更让人着迷的是飘荡在街巷之间的那种充满“魔性”的淮南方言。
你知道淮南方言里“羊熊”是什么意思吗?在电视剧《六姊妹》当中,邻居对着何爸爸竖起大拇指的时候说“你是羊熊嘞!”实际上这是在夸赞何爸爸很“厉害”“了不起”呢。
电视剧《六姊妹》截图
在淮南话里,“熊”字的用法很奇妙,时而带着嗔怪,时而又表示夸赞,就如同这座城市的气质一般。淮南的气质是那种粗粝之中包裹着温热的感觉,它把两千多年的楚汉风骨都融入到了市井烟火之中。当游客们学着用“羊熊”来点赞的时候,他们触碰到的可不仅仅是热播剧的余温,更是一座城市递向世人的历史厚度。
那淮南方言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熊”字呢?这就得从两千多年前说起了。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把楚国的都城迁到了寿春,也就是现在的淮南寿县,他的名字叫熊完。有学者认为,淮南方言里有很多“熊”字可能就和熊完有关。他在寿春做了三年的楚王,之后便病逝了。他的陵墓,就是大名鼎鼎的武王墩墓。这个墓可是经过科学发掘的,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
武王墩一号墓的椁室平面整体呈甲骨文的“亞”字形,中心为中室,四周共有8个侧室,为目前所见楚系墓葬分室最多的。图源:央视新闻
公元前223年,延续了800年的楚国在寿县落下帷幕。如果来到如今的寿县博物馆,这可是全国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馆——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就能够通过700多件(套)涉楚文物看到楚国最后的辉煌与衰落。
图源: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官网
时间来到西汉时期,刘安在淮南登上了历史舞台。相传,这位淮南王在寿县八公山乡偶然间在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误打误撞地用石膏点豆汁,发明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块豆腐。
淮南豆腐的特点是晃动不塌、久煮不碎,当地人把它做成了“淮南豆腐宴”。这里面涉及30多种烹饪方法,豆腐菜肴更是多达400多种,真的是让人大饱口福和眼福啊。
精品豆腐菜肴 图源:东方IC
刘安不仅让淮南成为了豆腐的发祥地,还让这里被称为“二十四节气之城”。他组织门客撰写了一部我国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巨著《淮南子》,在这部著作里首次完整系统地记载了二十四节气,其名称、顺序和今天的完全相同。
来到淮南,不妨再去打卡一下八公山地质公园的节气广场和淮南子文化馆,为古人的智慧点赞。
二十四节气广场 图源:淮南发布
在寿县,人们进出城都要从古老而宏伟的城门穿过。经过风雨剥蚀的古城墙,已经成为了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
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南宋,比平遥古城还要早100年。它的4个城门和7公里长、9米高的城墙保存得极其完好。城墙里侧堆土,这便于守城士兵登城,它除了能够抵御敌人之外,还能防洪,无论是战乱还是水患,这座古城都固若金汤。
寿县古城墙 图源:东方IC
在这样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寻找历史的宝藏,总是会有惊喜在等着你呢!
本文从淮南因热播剧而带火的取景地入手,深入挖掘了淮南方言背后的历史渊源,讲述了淮南与楚国、刘安相关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楚考烈王、武王墩墓、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刘安发明豆腐、《淮南子》记载二十四节气以及寿县古城墙等,展现出淮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7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