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迅速,其中河北省张家口市在这一产业发展进程中表现突出。文章阐述了张家口构建冰雪装备产业集群的情况,包括两个主要产业园的发展成果和产业格局。同时也提到了张家口提升冰雪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举措,如技术攻关、品牌战略、科技企业培育等。还讲述了张家口盘活冬奥资源,通过改造场馆、发展赛事经济等方式带动冰雪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
冰雪装备器材是开展冰雪运动的根基,也是冰雪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冰雪运动日益普及的当下,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产品技术与品质稳步提高,多地涌现出冰雪装备产业集群。那么,怎样把握产业发展的契机,促使冰雪装备全链条的质量和水平提升,进一步推动冰雪经济蓬勃发展呢?张家口市,作为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地之一,在冰雪赛事经济、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努力,并且围绕研发、设计、制造、检测等环节不断加大技术攻克力度,强化冰雪装备制造业,一个新兴的产业集群正逐步形成。刚刚落幕的第九届亚冬会又一次让冰雪运动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冰雪运动逐渐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各种各样的冰雪赛事接连举办。这使得冰雪场馆、设备等不断扩大规模、升级换代,造雪机、魔毯、雪服、雪板等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冰雪装备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冬奥之城”,张家口市凭借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冰雪资源优势,将冰雪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推动技术融合创新,盘活场馆设施资源,促使冰雪装备产业朝着更新、更优的方向发展。**构建产业集群**这个雪季,在张家口市宣化冰雪产业园里,从索道缆车、造雪机等大型设备,到碳纤维滑雪板、滑雪服等轻型装备,冰雪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线都在忙碌地运转着。一批冰雪项目先后入驻该产业园,像中索国游索道等12个项目签约,年总产值达到15.26亿元,多项核心技术在国内实现了突破,各类冰雪装备订单十分火爆。张家口发展冰雪装备产业的底气从何而来呢?这底气源于张家口良好的冰雪经济基础。截至2024年,张家口已经建成15家大型滑雪场,拥有高、中、初级雪道240条,其中20条雪道通过国际雪联标准赛道认证,雪场的建设规模在全国居首位,是国内最大的滑雪运动聚集区。当地成功获得2029年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世界锦标赛的举办权,承办国际级、国家级高水平雪上赛事的数量连续3年在全国排名第一,崇礼区还入选了全国“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2024年12月,张家口出台实施方案,计划通过打造冰雪运动发展高地、延伸冰雪经济产业链条、完善设施和配套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争取到2027年全市冰雪产业产值规模达到130亿元,到2030年产值规模达到230亿元,致力于把张家口建设成为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地。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张家口市加快了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规划建设了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和宣化冰雪产业园这两个规模较大的研发制造集聚区。位于宣化冰雪产业园的张家口市科诺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仿真冰板、冰壶、冰蹴球等产品,打破了季节和场地对冰雪运动的限制,获得了80多项国家专利,产品销往世界各地。2025年,该公司将新增1条仿真冰板生产线、4条陆地冰壶生产线,产能比去年增长30%。公司董事长吴刚表示:“张家口有很多素质较高的冰雪产业工人,产业园的配套设施也比较成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冰雪重型装备企业张家口市宣化宏达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固定式造雪机旋转支架,获得多项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被崇礼云顶滑雪场、延庆海坨山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冬奥赛场选用。该企业还是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最大的生产配套商和指定的索道关键零部件生产单位,年产索道驱动迂回装置50台(套),产品出口俄罗斯、日本等多个国家。宣化冰雪产业园初步形成了雪场装备产品“由高到低”、个人运动产品“从头到脚”、拓展市场“从内到外”、冰雪运动“从冬到夏”的全产业链,以及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产业格局。宣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二级主办徐晓泉说:“目前园区的科创能力不断增强,科诺仿真冰等5家企业申报22项专利,我们力争实现专利申报与成果转化同步推进。”距离宣化冰雪产业园20多公里的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435亩,建设轻型装备生产区、重型装备制造区、办公研发综合服务区、冰雪运动展览中心四个功能区,重点打造轻重装备结合、研发制造销售服务、运动体验会展全覆盖的全产业链冰雪运动装备制造基地。天冰冰雪、米锐特气膜等企业已经投产运营,以造雪机、浇冰车、场馆气模、个人运动装备等为主的轻重装备结合的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张家口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白建海介绍,2024年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产值达4亿多元,新入驻7家企业。目前,产业园提供的造雪机以及造雪系统占到崇礼滑雪场70% - 80%的份额,国产品牌服装在一些滑雪场租赁业务中占30% - 40%的份额。如今,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宣化冰雪产业园被评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冰雪装备)。在这两大产业园的带动下,涵盖研发、设计、制造、检测等全产业链的冰雪装备产业基地在张家口已经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逐渐显现。**提升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国产冰雪装备虽然不断进步,但在自动化程度、全系统性能等方面与国外一线品牌相比仍存在差距。在张家口崇礼区的一家滑雪场,压雪车驾驶员李建成说:“国产压雪设备在平整度、油耗方面还有待提高,在高端市场上的竞争力还需要加强。”那么,如何提升竞争力呢?在张家口卡宾滑雪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装备车间里,一排排红色造雪机整齐地排列着,工人们正在忙着组装调试。这家公司是国内滑雪产业的综合服务商,为全国一半以上的冰雪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卡宾滑雪董事长张鸿俊说:“经过持续研发,公司推出了全自动造雪机鲲鹏SU8。该产品取得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在性能稳定性、造雪量和造雪质量等方面与国际品牌不相上下,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卡宾滑雪的突破,是张家口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提升冰雪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生动实例。 - **强化技术攻关**:张家口依托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和宣化冰雪产业园,完善冰雪产业链图谱和招商目录,建立国际国内客商信息资源库,推动项目落地建设。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冰雪装备研发力度,推动缆车等冰雪装备“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 - **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冰雪领域的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加强部门协同,持续培育力达克丝滑雪单板、宏达冶金塔式造雪机旋转支架、卡宾滑雪全自动造雪车、天冰冰雪设备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冰雪品牌。 - **培育科技企业**:发挥专项资金的作用,引导冰雪文化旅游、运动、装备器材等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一批冰雪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对接金融支持、促进技术合作、整体营销推广等措施,培育一批新兴企业。位于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的张家口科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雪板、雪服、碳纤维头盔等滑雪装备,2020年从北京搬迁到这里,是进驻园区的第一批企业。短短几年间,该公司在行业内打响了知名度,2023年入选中国旅游研究院评选的“冰雪国潮”十大冰雪装备品牌。对于如何加大产品研发创新力度、用个性化产品赢得消费者,科万公司创始人王珏有着自己的坚持。他说:“我们是国内最早开发私人定制滑雪板的企业之一,一直专注于滑雪产品的个性化设计研发,小到防滑贴的造型、薄厚,大到雪板、雪鞋的功能开发,都能根据雪友的需求定制。公司先后设计了200多种滑雪产品,取得10多项专利。我们新开发的一款速干衣针对亚洲版型做了一些调整,产品更适合国内消费者,销量大幅增长。”本雪季科万线下直营店开到了崇礼、保定、北京、长春等地,代理商增加到300多家。除了提升科技含量,产品检验检测和质量把控同样重要。近日,在张家口宣化冰雪产业园,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滑雪单板固定器碰撞试验机和疲劳试验机完成安装调试和验收。该院先后完成6台套滑雪单板固定器检验设备自主研发工作,已经为京津冀周边雪场及生产企业开展了20多批次的测试工作。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所属国家体育用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张家口冰雪实验室,于2022年10月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资质评审,形成涉及ISO国际标准、欧洲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近80项指标检验能力。2023年,该实验室牵头完成“冰雪运动装备公共检测关键技术及标准研究”,研发冰雪装备测试设备12台套,开发新技术新方法23项,送审发布团体标准6项、行业标准9项。张家口冰雪实验室还与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张家口宣化区共建河北首个冰雪科技创新实验基地,融合北京体育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张家口冰雪产业协会等优势资源,为京津冀冰雪产业提供产品检测、产业规划、设备研发、资质培训等全链条综合服务。**盘活资源利用**冰雪装备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冰雪经济这片土壤,作为冬奥之城,张家口有着独特的优势。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除了给张家口留下良好的业内口碑,还留下了冬奥村、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等冬奥场馆,这些对拓展冰雪市场、促进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这些冬奥场馆大多是专业竞赛场馆,如何盘活利用它们来带动冰雪产业发展呢?一是进行适应性改造,丰富场馆功能。张家口通过“一馆一策”制定综合利用方案,推动场馆常态化运营和适应性改造,在保留场馆体育本体功能的基础上,完成多项改造提升工程,满足各类业态活动需求。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致力于将雪如意打造成区域地标、体育地标、文化地标,配套建设咖啡廊,布展奥运藏品实物,新建LED大屏会议室及奥运文创产品店,丰富赛事训练、会展庆典功能。2024年雪如意训练跳台、攀岩馆、顶峰餐厅等场馆功能拓展项目完成,举办会展研学等活动500余项次。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完成外场道路整修和赛道改造,实现“射击培训和选材,户外团建和专业赛事相结合”的四季利用目标。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完成以车类竞速场为主的赛道功能改造,培育射击选才培训、轮滑赛训、车类竞速等业态。云顶滑雪公园在满足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需求的同时,降低赛道难度,成为滑雪爱好者的“打卡地”。冬奥村也有了新的用途。2024年11月12日,河北体育学院冰雪学院和张家口市冰雪运动学校揭牌仪式在崇礼区冬奥村举行,开创了国内首个高校进驻奥运村办学的历史。冬奥村对场馆进行适应性改造,配套改建了综合运动馆、球类馆、标准足球场、运动员餐厅,满足学校教学和训练要求。二是发展赛事经济,提升场馆利用率。从2024年11月下旬开始,崇礼区翠云山银河滑雪场迎来多项冰雪赛事。翠云山体育研学中心运营主管石玥说:“这个雪季比以往更忙。”第六届张石滑雪交流挑战赛暨京津冀滑雪公开赛、河北省第五届冰雪运动会高山滑雪比赛、河北省第五届冰雪运动会单板滑雪比赛……除了24项省级专业赛事,还有大量国际级和国家级赛事在张家口举办。2024年,张家口举办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平行项目亚洲杯等9项国际专业赛事,全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锦标赛等22项国家级专业赛事,举办国际、国家冰雪赛事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围绕“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张家口积极引进、培育户外运动品牌赛事,依托优质户外资源,先后举办了越山向海人车接力中国赛、“雪耀中国”高山滑雪积分赛等28项贯穿四季的体旅融合品牌赛事,带动超21万人次参与。如今的张家口,冬奥场馆持续利用,高水平赛事不断增加,从“一季热”走向“四季火”,汇聚起冰雪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滑雪场、溜冰场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人踏上冰面、走进雪场。2024年,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营业收入较2023年增长61%;张家口崇礼区2023 - 2024雪季接待游客441.22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52.43亿元。
张家口市在冰雪装备产业发展方面成果显著。在构建产业集群上,依靠良好的冰雪经济基础,两大产业园发展迅速且形成了全产业链格局。在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通过多种方式如技术攻关、品牌战略和科技企业培育等缩小与国外品牌差距。在盘活资源利用上,对冬奥场馆进行改造并发展赛事经济,带动了冰雪产业从“一季热”到“四季火”的转变,整个张家口的冰雪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