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圳2025民生实事:从医疗到生态的全方位保障

2025年2月27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产生的2025年度重点监督的民生实事项目。这些项目涵盖提升医疗服务、教育发展、安居宜居、交通出行、就业、城市安全、科技便民、消费环境、关爱特殊群体和提升生态环境等十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每个方面具体的目标和举措。

2025年2月27日,在深圳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举行的第三次全体会议暨闭幕会上,一件关乎深圳市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发生了。市人大代表投票选出了深圳市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这一系列项目总共涵盖十个方面,犹如十根坚实的支柱,撑起市民幸福生活的大厦。首先是提升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方面。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将进一步扩大,专科治疗水平会有显著提升,计划新增2个达到国家水平的临床重点专科以及1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还会增添1家“人工智能 + 医疗健康”示范医院。基层医疗也备受关注,将新增30家社康机构,使总数突破1000家。在引进国际医药资源上,“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在2025年要获取15件“临床急需进口港澳药品(医疗器械)批件”,同时新增2家港澳医疗机构和2家外商独资医院。医保方面,会将约10万名常住非深户籍学龄前儿童纳入居民医保参保范围,真正做到“愿保尽保”。对于罕见病保障,“深圳惠民保”对戈谢病、低磷性佝偻病等罕见病高额自费药品最高保障额度提升至60万元,大大减轻患者用药负担。而且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服务上也有优化,不少于100家医院开展职工医保家庭共济试点,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支付省内近亲属就医、购药费用,不少于1000家药店开通医保个人账户线上购药服务,让市民能“足不出户、送药到家”。教育领域也有着明确的发展规划。学位供给会增加,新改扩建中小学校50所以上,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0万个,其中义务教育学位9.2万个、高中学位0.8万个。午休服务也将改善,新增2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供午休躺睡服务,累计达400所。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要融通发展,推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升本,加快市职教园规划建设,推动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企业联合开设长学制人才贯通培养试点专业,还要办好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探索双轨贯通培养模式。在提高安居宜居水平方面。保障性住房供给结构会优化,建设筹集4万套(间)保障性住房,供应分配5万套(间),尤其会加大产业园区周边和轨道交通沿线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促进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降低新市民、青年人生活成本。城市更新和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也在稳步推进,要完成68个城市更新典型项目分级分类处置,推动15个拆除新建类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完成30个整治提升类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开工改造61个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相关设施,完成100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并且依法依规查处违建。物业服务水平也会提升,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提高业主参与率,强化安全管理。同时,会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完成100个居民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改造工程、200个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基本完成老旧供水管网和二次供水设施更新改造工作,还要规范城中村水电燃气价格,创建水电燃气价格治理标杆村。改善市民交通出行体验同样是重点。公共交通服务会优化,开通6号线支线二期、16号线二期、13号线一期北段,使城市轨道通车里程达到625公里,调整85条以上公交线路,新开通100条以上接驳地铁公交、定制公交、跨市公交等线路,标准化改造100座以上公交旧站台、简易站台,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和交通标志标线,整治违规占道经营,治理交通拥堵节点,加强网约车和巡游出租车监管。电动自行车通行方面,新改扩建600公里非机动车道,加强路口连贯性,规范停放,改善轨道站点周边非机动车停放设施,严查危险行为。停车设施也会增加,新增10万个停车位,依托平台新增5万个错峰停车位,优化车位信息发布及导航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也是重要一环。城镇要新增就业人数20万人,举办高校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提供1万个以上岗位,通过发展新业态带动增加5万个以上就业岗位。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加大,实施“圆梦计划”,资助一线职工学历教育,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和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预防化解劳动纠纷,治理欠薪问题,为七大类群体提供保险保障。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不容忽视。全面排查处置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大量车道里程的探地雷达检测,对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边坡全覆盖治理或监测。保障市民用气安全,对超高层建筑、城中村等进行燃气入户安全检查和宣传教育,加快智能燃气表替代,巡查燃气管道。打造低空消防专业力量,建设无人机智能机场和灭火救援专业队。增强城市应急服务能力,提升街道应急管理服务中心站能力,开展安全知识宣传等,做好重点场所安全防范。科技便民和产业利民力度也要加大。打造极速宽带先锋城市,部署5G - A基站,建设高速全光运力网络城市核心枢纽,扩大万兆宽带覆盖范围。强化“AI + 政务服务”,打造统一智慧政务服务客服。推进AI赋能民生服务,增设智能设施设备,打造智能应用场景,培育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建设“超充之城”,新建充电桩和综合能源补给站,改扩建示范站。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推广无人配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打造智慧养老体验平台。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营造安心放心消费环境是保障市民生活的关键。保障“舌尖上的品质”,制修订“圳品”标准,开展多种“圳品”活动,新增“圳品”产品。确保“菜篮子的安全”,加大食品抽检力度,提升农贸市场品质。强化外卖食品安全治理,推动无堂食外卖店“互联网 + 明厨亮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预付式经营资金安全,公示投诉纠纷信息,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关心关爱老年人和特殊群体也是民生实事的重要部分。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新增养老床位,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加强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加强困难群体救助帮扶,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加大残疾人群体服务保障力度,扩大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范围,为残疾人购买意外险。最后,提升生态环境综合品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治理工业挥发性有机物,加强工地扬尘污染监管。开展水质提质攻坚行动,提升亲水河段水质和西部海域水质。推进宁静城市建设,推广隔声降噪设施,化解噪声问题。

本文总结了深圳市2025年度的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医疗、教育、住房、交通、就业、安全、科技、消费、特殊群体关怀和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每个方面都有着具体的目标和实施计划,旨在全方位提升深圳市民的生活品质,从基本的生活保障到高品质的生活追求,从个人发展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民生实事项目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6520.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2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